在对船舶液货舱装载的油液进行计量时,测得某舱内油液的平均液位高度为7.123米。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A、对该舱内油液的液位高度测量了二次,结果分别为7.120米和7.126米
B、对该舱内油液的液位高度测量了三次,结果分别为7.124米、7.124米和7.121米
C、对该舱内油液的液位高度测量了三次,结果分别为7.123米、7.124米和7.122米
D、对该舱内油液的液位高度测量了四次,结果分别为7.121米、7.125米、7.124米和7.122米
A、对该舱内油液的液位高度测量了二次,结果分别为7.120米和7.126米
B、对该舱内油液的液位高度测量了三次,结果分别为7.124米、7.124米和7.121米
C、对该舱内油液的液位高度测量了三次,结果分别为7.123米、7.124米和7.122米
D、对该舱内油液的液位高度测量了四次,结果分别为7.121米、7.125米、7.124米和7.122米
A、A.装货完毕0.5~1小时后才能测量舱内液位高度或空距 B、B.如果舱内液面有泡沫,应等泡沫基本消除后才能测量舱内液位高度 C、C.如果舱内油液因低温呈凝固或半凝固状时,应予加温,待其溶化后方可测量液位高度(或空距)和液温 D、D.不必逐一测量每个液货舱内油液的温度
A、应连续测量三至五次,必要时还应适当增加测量次数 B、如连续两次测量值相同,则取该值作为舱内油液的液位高度(或空距) C、如每次测量值都不同,则取所有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舱内油液的液位高度(或空距) D、当有一次测量值的差值超过40毫米时,就应暂停测量
A、可改测其空距 B、应设法对其加温,使之达到适于准确测量的温度后再测量其液深 C、可用尺锤将位于计量口正下方罐底或计量板上的已凝结的油液敲击掉后,再测量液深 D、应设法对其加温,一旦罐底没有凝结的油液,即可测量液深
A、对稳性衡准中各项指标核算时,都应计及自由液面修正 B、满载液货舱应按装载至98%舱容高度计算0°横倾时自由液面对GM的影响 C、满载液货舱应按装载至98%舱容高度计算5°横倾时自由液面对GM的影响 D、装满98%以上舱容的液体舱及存有通常剩余液体的空舱,可不计自由液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