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题
用户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搜索其它题目:
搜题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提问人:网友 发布时间:
【简答题】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商品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2017年发生如下业务:<br /> (1)2017年1月甲公司董事会决定将本公司生产的1000件产品作为福利发放给公司管理人员。该批产品的单位成本为0.8万元,市场销售价格为每件1万元(不含增值税税额)。<br /> (2)为调整产品结构,去除冗余产能,2017年甲公司推出一项鼓励员工提前离职的计划。该计划范围内涉及的员工共有150人,平均距离退休年龄还有5年。甲公司董事会于10月20日通过决议,该计划范围内的员工如果申请提前离职,甲公司将每人一次性地支付补偿款30万元。根据计划公布后与员工达成的协议,其中的100人将会申请离职。<br /> (3)2017年甲公司销售额快速增长,对当年度业绩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根据甲公司当年制定并开始实施的利润分享计划,销售部门员工可以分享当年度净利润的2%作为奖励。根据2017年度实现的利润,董事会按照利润分享计划,决议发放给销售部门员工奖励400万元。<br /> (4)甲公司共有1000名职工,从2017年1月1日起,该公司实行累积带薪缺勤制度。该制度规定,每个职工每年可享受5个工作日带薪年休假,未使用的年休假只能向后结转一个日历年度,超过1年未使用的权利作废,不能在职工离开公司时获得现金支付;职工休年休假是以后进先出为基础,即首先从当年可享受的权利中扣除,再从上年结转的带薪年休假余额中扣除;职工离开公司时,公司对职工未使用的累积带薪年休假不支付现金。2017年12月31日,每个职工当年平均未使用带薪年休假为2天。根据过去的经验并预期该经验将继续适用,甲公司预计2018年有900名职工将享受不超过5天的带薪年休假,剩余100名职工每人将平均享受6天半年休假,假定这100名职工全部为总部各部门经理,该公司平均每名职工每个工作日工资为400元。假定至2叭8年12月31日,上述100名部门经理中有80名享受了6天半休假,并随同正常工资以银行存款支付。另有20名只享受了5天休假。假定不考虑除增值税以外其他因素的影响。 根据资料(4),①编制甲公司2017年12月31日与累积带薪缺勤有关的会计分录;②编制甲公司2018年12月31日与2017年12月31日确认的“应付职工薪酬”有关的会计分录。

更多“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商品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2017年发生如下业务:<br /> (1)2017年1月甲公司董事会决定将本公司生产的1000件产品作为福利发放给公司管理人员。该批产品的单位成本为0.8万元,市场销售价格为每件1万元(不含增值税税额)。<br /> (2)为调整产品结构,去除冗余产能,2017年甲公司推出一项鼓励员工提前离职的计划。该计划范围内涉及的员工共有150人,平均距离退休年龄还有5年。甲公司董事会于10月20日通过决议,该计划范围内的员工如果申请提前离职,甲公司将每人一次性地支付补偿款30万元。根据计划公布后与员工达成的协议,其中的100人将会申请离职。<br /> (3)2017年甲公司销售额快速增长,对当年度业绩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根据甲公司当年制定并开始实施的利润分享计划,销售部门员工可以分享当年度净利润的2%作为奖励。根据2017年度实现的利润,董事会按照利润分享计划,决议发放给销售部门员工奖励400万元。<br /> (4)甲公司共有1000名职工,从2017年1月1日起,该公司实行累积带薪缺勤制度。该制度规定,每个职工每年可享受5个工作日带薪年休假,未使用的年休假只能向后结转一个日历年度,超过1年未使用的权利作废,不能在职工离开公司时获得现金支付;职工休年休假是以后进先出为基础,即首先从当年可享受的权利中扣除,再从上年结转的带薪年休假余额中扣除;职工离开公司时,公司对职工未使用的累积带薪年休假不支付现金。2017年12月31日,每个职工当年平均未使用带薪年休假为2天。根据过去的经验并预期该经验将继续适用,甲公司预计2018年有900名职工将享受不超过5天的带薪年休假,剩余100名职工每人将平均享受6天半年休假,假定这100名职工全部为总部各部门经理,该公司平均每名职工每个工作日工资为400元。假定至2叭8年12月31日,上述100名部门经理中有80名享受了6天半休假,并随同正常工资以银行存款支付。另有20名只享受了5天休假。假定不考虑除增值税以外其他因素的影响。 根据资料(4),①编制甲公司2017年12月31日与累积带薪缺勤有关的会计分录;②编制甲公司2018年12月31日与2017年12月31日确认的“应付职工薪酬”有关的会计分录。”相关的问题
第2题

A、公司成立满1年后,发起人A转让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  B、公司的董事B在任职的第1年,转让了其所持公司股份总数的20%  C、公司的董事C于2004年3月8日辞去董事职务,10月5日转让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  D、公司2004年7月15日成功上市交易,公司的董事D于次年5月10日转让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简答题] 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公司”)为A股上市公司。2015年8月3日,乙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乙公司”)向中国证监会、证券交易所提交权益变动报告书,称其自2015年7月20日开始持有公司股份,截至8月1日已经通过公开市场交易持有该公司已发行股份的5%。乙公司同时也将该情况通知了公司并予以公告。8月16日和9月3日,乙公司连续两次公告其所持公司股份分别增加5%。截至9月3日.乙公司已经成为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持股15%。公司原第一大股东丙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丙公司”)持股13%,退居次位。 2015年9月15日,公司公告称因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公司股票停牌3个月。2015年11月1日,公司召开董事会会议审议丁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丁公司”)与公司的资产重组方案。方案主要内容是: (1)公司拟向丁公司发行新股,购买丁公司价值60亿元的软件业务资产;(2)股份发行价格拟定为本次董事会决议公告前20个交易日交易均价的85%;(3)丁公司因该次重组取得的公司股份自发行结束之日起6个月后方可自由转让。该项交易完成后,丁公司将持有公司12%的股份,但尚未取得公司的实际控制权;乙公司和丙公司的持股比例分别降至10%和8%。 公司董事会共有董事11人,7人到会。在讨论上述重组方案时,2名非执行董事认为,该重组方案对购入资产定价过高,同时严重稀释老股东权益。在与其他董事激烈争论之后,该2名非执行董事离席,未参加表决;其余5名董事均对重组方案投了赞成票,并决定于2015年12月25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该重组方案。 2015年11月5日,乙公司书面请求公司监事会起诉投票通过上述重组方案的5名董事违反忠实和勤勉义务,遭到拒绝。乙公司遂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5名董事。 2015年11月20日,公司向中国证监会举报乙公司在收购上市公司过程中存在违反信息披露义务的行为。证监会调查发现:2015年8月1日至3日,戊公司和辛公司通过公开市场交易分别购入公司2.5%的股份;戊、辛两公司事先均向乙公司出具书面承诺,同意无条件按照乙公司指令行使各自所持公司股份的表决权。戊、辛、乙三公司均未对上述情况予以披露。 根据上述内容,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乙公司在收购公司股份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简答题] 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公司”)为A股上市公司。2015年8月3日,乙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乙公司”)向中国证监会、证券交易所提交权益变动报告书,称其自2015年7月20日开始持有公司股份,截至8月1日已经通过公开市场交易持有该公司已发行股份的5%。乙公司同时也将该情况通知了公司并予以公告。8月16日和9月3日,乙公司连续两次公告其所持公司股份分别增加5%。截至9月3日.乙公司已经成为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持股15%。公司原第一大股东丙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丙公司”)持股13%,退居次位。 2015年9月15日,公司公告称因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公司股票停牌3个月。2015年11月1日,公司召开董事会会议审议丁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丁公司”)与公司的资产重组方案。方案主要内容是: (1)公司拟向丁公司发行新股,购买丁公司价值60亿元的软件业务资产;(2)股份发行价格拟定为本次董事会决议公告前20个交易日交易均价的85%;(3)丁公司因该次重组取得的公司股份自发行结束之日起6个月后方可自由转让。该项交易完成后,丁公司将持有公司12%的股份,但尚未取得公司的实际控制权;乙公司和丙公司的持股比例分别降至10%和8%。 公司董事会共有董事11人,7人到会。在讨论上述重组方案时,2名非执行董事认为,该重组方案对购入资产定价过高,同时严重稀释老股东权益。在与其他董事激烈争论之后,该2名非执行董事离席,未参加表决;其余5名董事均对重组方案投了赞成票,并决定于2015年12月25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该重组方案。 2015年11月5日,乙公司书面请求公司监事会起诉投票通过上述重组方案的5名董事违反忠实和勤勉义务,遭到拒绝。乙公司遂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5名董事。 2015年11月20日,公司向中国证监会举报乙公司在收购上市公司过程中存在违反信息披露义务的行为。证监会调查发现:2015年8月1日至3日,戊公司和辛公司通过公开市场交易分别购入公司2.5%的股份;戊、辛两公司事先均向乙公司出具书面承诺,同意无条件按照乙公司指令行使各自所持公司股份的表决权。戊、辛、乙三公司均未对上述情况予以披露。 根据上述内容,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丁公司公司的资产重组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简答题] 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公司”)为A股上市公司。2015年8月3日,乙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乙公司”)向中国证监会、证券交易所提交权益变动报告书,称其自2015年7月20日开始持有公司股份,截至8月1日已经通过公开市场交易持有该公司已发行股份的5%。乙公司同时也将该情况通知了公司并予以公告。8月16日和9月3日,乙公司连续两次公告其所持公司股份分别增加5%。截至9月3日.乙公司已经成为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持股15%。公司原第一大股东丙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丙公司”)持股13%,退居次位。 2015年9月15日,公司公告称因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公司股票停牌3个月。2015年11月1日,公司召开董事会会议审议丁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丁公司”)与公司的资产重组方案。方案主要内容是: (1)公司拟向丁公司发行新股,购买丁公司价值60亿元的软件业务资产;(2)股份发行价格拟定为本次董事会决议公告前20个交易日交易均价的85%;(3)丁公司因该次重组取得的公司股份自发行结束之日起6个月后方可自由转让。该项交易完成后,丁公司将持有公司12%的股份,但尚未取得公司的实际控制权;乙公司和丙公司的持股比例分别降至10%和8%。 公司董事会共有董事11人,7人到会。在讨论上述重组方案时,2名非执行董事认为,该重组方案对购入资产定价过高,同时严重稀释老股东权益。在与其他董事激烈争论之后,该2名非执行董事离席,未参加表决;其余5名董事均对重组方案投了赞成票,并决定于2015年12月25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该重组方案。 2015年11月5日,乙公司书面请求公司监事会起诉投票通过上述重组方案的5名董事违反忠实和勤勉义务,遭到拒绝。乙公司遂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5名董事。 2015年11月20日,公司向中国证监会举报乙公司在收购上市公司过程中存在违反信息披露义务的行为。证监会调查发现:2015年8月1日至3日,戊公司和辛公司通过公开市场交易分别购入公司2.5%的股份;戊、辛两公司事先均向乙公司出具书面承诺,同意无条件按照乙公司指令行使各自所持公司股份的表决权。戊、辛、乙三公司均未对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简答题] 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公司”)为A股上市公司。2015年8月3日,乙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乙公司”)向中国证监会、证券交易所提交权益变动报告书,称其自2015年7月20日开始持有公司股份,截至8月1日已经通过公开市场交易持有该公司已发行股份的5%。乙公司同时也将该情况通知了公司并予以公告。8月16日和9月3日,乙公司连续两次公告其所持公司股份分别增加5%。截至9月3日.乙公司已经成为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持股15%。公司原第一大股东丙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丙公司”)持股13%,退居次位。 2015年9月15日,公司公告称因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公司股票停牌3个月。2015年11月1日,公司召开董事会会议审议丁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丁公司”)与公司的资产重组方案。方案主要内容是: (1)公司拟向丁公司发行新股,购买丁公司价值60亿元的软件业务资产;(2)股份发行价格拟定为本次董事会决议公告前20个交易日交易均价的85%;(3)丁公司因该次重组取得的公司股份自发行结束之日起6个月后方可自由转让。该项交易完成后,丁公司将持有公司12%的股份,但尚未取得公司的实际控制权;乙公司和丙公司的持股比例分别降至10%和8%。 公司董事会共有董事11人,7人到会。在讨论上述重组方案时,2名非执行董事认为,该重组方案对购入资产定价过高,同时严重稀释老股东权益。在与其他董事激烈争论之后,该2名非执行董事离席,未参加表决;其余5名董事均对重组方案投了赞成票,并决定于2015年12月25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该重组方案。 2015年11月5日,乙公司书面请求公司监事会起诉投票通过上述重组方案的5名董事违反忠实和勤勉义务,遭到拒绝。乙公司遂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5名董事。 2015年11月20日,公司向中国证监会举报乙公司在收购上市公司过程中存在违反信息披露义务的行为。证监会调查发现:2015年8月1日至3日,戊公司和辛公司通过公开市场交易分别购入公司2.5%的股份;戊、辛两公司事先均向乙公司出具书面承诺,同意无条件按照乙公司指令行使各自所持公司股份的表决权。戊、辛、乙三公司均未对上述情况予以披露。 根据上述内容,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2015年11月1日董事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简答题] 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公司”)为A股上市公司。2015年8月3日,乙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乙公司”)向中国证监会、证券交易所提交权益变动报告书,称其自2015年7月20日开始持有公司股份,截至8月1日已经通过公开市场交易持有该公司已发行股份的5%。乙公司同时也将该情况通知了公司并予以公告。8月16日和9月3日,乙公司连续两次公告其所持公司股份分别增加5%。截至9月3日.乙公司已经成为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持股15%。公司原第一大股东丙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丙公司”)持股13%,退居次位。 2015年9月15日,公司公告称因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公司股票停牌3个月。2015年11月1日,公司召开董事会会议审议丁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丁公司”)与公司的资产重组方案。方案主要内容是: (1)公司拟向丁公司发行新股,购买丁公司价值60亿元的软件业务资产;(2)股份发行价格拟定为本次董事会决议公告前20个交易日交易均价的85%;(3)丁公司因该次重组取得的公司股份自发行结束之日起6个月后方可自由转让。该项交易完成后,丁公司将持有公司12%的股份,但尚未取得公司的实际控制权;乙公司和丙公司的持股比例分别降至10%和8%。 公司董事会共有董事11人,7人到会。在讨论上述重组方案时,2名非执行董事认为,该重组方案对购入资产定价过高,同时严重稀释老股东权益。在与其他董事激烈争论之后,该2名非执行董事离席,未参加表决;其余5名董事均对重组方案投了赞成票,并决定于2015年12月25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该重组方案。 2015年11月5日,乙公司书面请求公司监事会起诉投票通过上述重组方案的5名董事违反忠实和勤勉义务,遭到拒绝。乙公司遂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5名董事。 2015年11月20日,公司向中国证监会举报乙公司在收购上市公司过程中存在违反信息披露义务的行为。证监会调查发现:2015年8月1日至3日,戊公司和辛公司通过公开市场交易分别购入公司2.5%的股份;戊、辛两公司事先均向乙公司出具书面承诺,同意无条件按照乙公司指令行使各自所持公司股份的表决权。戊、辛、乙三公司均未对上述情况予以披露。 根据上述内容,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人民法院应否受理乙公司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A、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公司”)为A股上市公司。2015年8月3日,乙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乙公司”)向中国证监会、证券交易所提交权益变动报告书,称其自2015年7月20日开始持有公司股份,截至8月1日已经通过公开市场交易持有该公司已发行股份的5%。乙公司同时也将该情况通知了公司并予以公告。8月16日和9月3日,乙公司连续两次公告其所持公司股份分别增加5%。截至9月3日.乙公司已经成为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持股15%。公司原第一大股东丙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丙公司”)持股13%,退居次位。  B、2015年9月15日,公司公告称因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公司股票停牌3个月。2015年11月1日,公司召开董事会会议审议丁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丁公司”)与公司的资产重组方案。方案主要内容是:  C、(1)公司拟向丁公司发行新股,购买丁公司价值60亿元的软件业务资产;(2)股份发行价格拟定为本次董事会决议公告前20个交易日交易均价的85%;(3)丁公司因该次重组取得的公司股份自发行结束之日起6个月后方可自由转让。该项交易完成后,丁公司将持有公司12%的股份,但尚未取得公司的实际控制权;乙公司和丙公司的持股比例分别降至10%和8%。  D、公司董事会共有董事11人,7人到会。在讨论上述重组方案时,2名非执行董事认为,该重组方案对购入资产定价过高,同时严重稀释老股东权益。在与其他董事激烈争论之后,该2名非执行董事离席,未参加表决;其余5名董事均对重组方案投了赞成票,并决定于2015年12月25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该重组方案。  E、2015年11月5日,乙公司书面请求公司监事会起诉投票通过上述重组方案的5名董事违反忠实和勤勉义务,遭到拒绝。乙公司遂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5名董事。  F、2015年11月20日,公司向中国证监会举报乙公司在收购上市公司过程中存在违反信息披露义务的行为。证监会调查发现:2015年8月1日至3日,戊公司和辛公司通过公开市场交易分别购入公司2.5%的股份;戊、辛两公司事先均向乙公司出具书面承诺,同意无条件按照乙公司指令行使各自所持公司股份的表决权。戊、辛、乙三公司均未对上述情况予以披露。  H、根据上述内容,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A、股份有限公司决定不设董事会,由王某担任执行董事  B、股份有限公司决定不设监事会,由刘某担任监事  C、股份有限公司决定由公司总经理赵某担任法定代表人  D、股份有限公司决定由监事刘某兼任财务经理  

点击查看答案
客服
TOP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