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钢筋混凝土板配筋时,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是()
A、当板厚h≤150mm时,受力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
B、当板厚h>150mm时,受力筋间距不宜大于250mm和1.5h
C、板的受力钢筋间距通常不宜小于70mm
D、分布钢筋的直径不宜小于6mm,间距不宜大于250mm
E、因为分布钢筋受到较大的作用力,宜采用高强度的钢筋
A、当板厚h≤150mm时,受力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
B、当板厚h>150mm时,受力筋间距不宜大于250mm和1.5h
C、板的受力钢筋间距通常不宜小于70mm
D、分布钢筋的直径不宜小于6mm,间距不宜大于250mm
E、因为分布钢筋受到较大的作用力,宜采用高强度的钢筋
A、板式轨道主要有WJ-2型扣件、预制轨道板、CA砂浆层、钢筋混凝土底座组成 B、板式轨道主要有60kg/m、预制轨道板、CA砂浆层、钢筋混凝土底座组成 C、板式轨道主要有60kg/m、WJ-2型扣件、预制轨道板、CA砂浆层、钢筋混凝土组成 D、板式轨道主要有60kg/m、WJ-2型扣件、预制轨道板、CA砂浆层、钢筋混凝土底座组成
A、A.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在混凝土圈梁上的支承长度不应小于80mm,板端伸出的钢筋应与圈梁可靠连接,且同时浇筑; B、B.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应小于100mm,板支承于内墙时,板端钢筋伸出不应小于70mm。 C、C.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应小于100mm,板支承于外墙时,板端钢筋伸出不应小于80mm。 D、D.预制钢筋混凝土板与现浇板对接时,预制板端钢筋应伸入现浇板中,再浇筑现浇板。
A、轴向力的偏心距超过规定限值时,宜采用网状配筋砖砌体 B、网状配筋砖砌体抗压强度较无筋砌体提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砌体中配有钢筋,钢筋的强度较高,可与砌体共同承担压力 C、网状配筋砖砌体,在轴向压力作用下,砖砌体纵向受压,钢筋弹性模量大,变形小,阻止砌体受压时横向变形的发展,间接提高了受压承载力 D、网状配筋砖砌体的配筋率越大,砌体强度越高,应尽量增大配筋率
A、板底层钢筋保护层垫块不得采用花岗岩或大理石块,板上层钢筋的支凳间距不应大于1000mm×1000mm。 B、钢筋的级别、直径、位置、数量、长度、接头位置及保护层厚度等应符合设计和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要求。 C、板内预埋水平线管的直径不应大于板厚的1/3,并置于板顶层钢筋之上。 D、板内线管预埋宜避免交叉,确需交叉时应设接线盒。如接线盒或管线交叉不便设置接线盒位置的上方无楼板配筋,应增设直径为6mm、间距为150mm、宽度不小于500mm的双向钢筋网片。
A、双向板沿两个方向弯曲和传递荷载,所以两个方向均需配置受力钢筋 B、配筋时,细而密的配筋较粗而疏的配筋有利 C、双向板的板厚不宜小于80mm D、双向板在荷载作用下,会把压力均匀的传给四边支座 E、双向板的配筋方式有弯起式和分离式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