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参数量化的数据观察期应涵盖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用于估计非零售风险暴露债务人违约概率的数据观察期不得低于()年;用于估计非零售风险暴露违约损失率、违约风险暴露的数据观察期不得低于()年;用于估计零售风险暴露风险参数的数据观察期不得低于()年。如果商业银行能获得更长时期的历史数据,应采用更长的历史观察期。观察期越短,商业银行的估值就应越保守。
A、A.5;7;5
B、B.5;5;5
C、C.7;7;7
D、D.7;5;7
A、A.5;7;5
B、B.5;5;5
C、C.7;7;7
D、D.7;5;7
A、风险量化就是对主要的风险元素赋予数值 B、主要的风险元素包括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和违约风险暴露 C、赋予的数值必须根据银行的评级系统估算,或者选用监管当局规定的输入值,这要取决于银行是适合内部评级初级法还是高级法 D、风险量化要求违约和其它词语准确定义,并且坚持内部估算的标准 E、银行往往使用较长观察期的数据(如果有的话),并且涵盖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以控制统计上的误差
A、由风险评级系统为该客户发起观察期,并由人工录入观察期长度 B、由风险评级系统为该客户发起观察期,并提供6个月和12个月两种长度供人工选择 C、由风险评级系统为该客户发起一个默认6个月的观察期 D、由风险评级系统为该客户发起一个默认12个月的观察期
A、设置违约升级的观察期是因为客户风险状况趋于稳定需要一段时间 B、设置违约升级的观察期是因为客户财务数据可能滞后,客户的实际业务和风险状况只有更加稳定后才能确定 C、违约客户在升级为非违约级别前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期,但所有贷款五级分类均为正常的客户除外 D、根据客户违约后清偿方式的不同,确定观察期的长度
A、观察期是针对疾病事件的适用 B、观察期也适用于因意外事故所致的身故、医疗费用支出、收入损失 C、设计观察期的主要目的是保证保险公司尽可能地降低被保险人带病投保的风险,维护其他被保险人的利益和保险公司稳健经营 D、观察期又称为等待期或免责期
A、观察期中止,待满足升级的必要条件后再继续开始计算观察期 B、原来已累计的天数清零,待满足升级的必要条件后再重新开始计算观察期 C、观察期继续,但观察期到期后仍应将其评为违约客户 D、观察期继续,但观察期到期后系统自动将其评为违约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