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底部框架一抗震墙房屋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和抗震构造措施的描述,错误的是()。
A、底部框架一抗震墙房屋的抗震墙应设置条形基础、筏形式基础等整体性好的基础
B、底部框架一抗震墙房屋的底部,应沿纵横两个方向设置一定数量的抗震墙,并应均匀对称布置
C、底部框架一抗震墙砌体房屋过渡层的底板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板厚不应小于l00mm,并应少开洞,当洞口尺寸大于800mm时,洞口周边应设置边梁
D、底部框架一抗震墙砌体房屋的框架柱的截面不应小于400mm×400mm,圆柱直径不应小于450mm
A、底部框架一抗震墙房屋的抗震墙应设置条形基础、筏形式基础等整体性好的基础
B、底部框架一抗震墙房屋的底部,应沿纵横两个方向设置一定数量的抗震墙,并应均匀对称布置
C、底部框架一抗震墙砌体房屋过渡层的底板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板厚不应小于l00mm,并应少开洞,当洞口尺寸大于800mm时,洞口周边应设置边梁
D、底部框架一抗震墙砌体房屋的框架柱的截面不应小于400mm×400mm,圆柱直径不应小于450mm
A、八度地震区粘土砖房,墙厚240mm,总高度18m,层数六层 B、八度区混凝土小砌块房屋,墙厚190mm,总高度15m,层数五层 C、八度区多孔砖砌体房屋,墙厚190mm,总高度15m,层数五层 D、八度区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普通砖,墙厚240mm,总高度19m,层数六层
A、钢筋混凝土构造柱、芯柱和底部框架-抗震墙砖房中砖抗震墙的施工,应先浇构造柱、芯柱和框架柱然后砌筑墙体 B、砌体结构的纵、横墙交接处应同时咬槎砌筑或采取拉接措施,以避免地震时开裂或外闪倒塌 C、施工中需要进行钢筋代换时,对主要受力钢筋不宜以强度等级比原设计高的钢筋代替 D、替代后的构件截面屈服强度不应高于截面原设计的屈服强度 E、柱的箍筋必须做成封闭式
A、结构抗震设计的主要方法包括底部剪力法(静力法)、阵型分解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 B、底部剪力法适用于高度不超过40m、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分布均匀的结构 C、框架结构的理论计算周期比实际值大的原因在于填充墙对结构侧向刚度的增大作用 D、结构的侧向刚度越大,水平地震作用下结构越安全
A、框架-剪力墙结构在侧向力作用下的变形为弯剪型 B、框架-剪力墙顶部,框架部位的变形受到剪力墙部分的约束,框架的侧移减小 C、框架-剪力墙底部,框架部位的变形受到剪力墙部分的约束,框架的侧移减小 D、抗震设计时,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框架部分抗震等级应按框架结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