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对暂时性差异的会计处理方法是()
A、应付税款法
B、递延法
C、利润表债务法
D、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A、应付税款法
B、递延法
C、利润表债务法
D、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A、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收益 B、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收益 C、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收益 D、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收益
A、企业应将当期发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全部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 B、递延所得税费用是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当期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加上当期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金额 C、企业应在资产负债表日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 D、企业不应当对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进行折现
A、企业应交的罚款和滞纳金等,税法规定不能在税前扣除,所以其计税基础为零 B、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 C、通常情况下,资产在取得时其入账价值与计税基础是相同的,后续计量过程中因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与税法规定不同,可能造成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 D、通常情况下,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等负债的确认和偿还,不会对当期损益和应纳税所得额产生影响,其计税基础即为其账面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