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组播网络中,RTA 为主BSR 与主RP,RTB 为备BSR 与备RP,那么RTA、RTB  的C-BSR、C-RP 的优先级应该如何设置()  
A、 RTA 50 50, RTB 100 100
B、 RTA 100 0, RTB 50 50
C、 RTA 100 50, RTB 50 0
D、 RTA 50 100, RTB 100 50
A、 RTA 50 50, RTB 100 100
B、 RTA 100 0, RTB 50 50
C、 RTA 100 50, RTB 50 0
D、 RTA 50 100, RTB 100 50
A、RTB到RTA没有单播路由 B、RTA路由器学习不到RP信息 C、RTA和RTB没有组播路由 D、RTA学习到的RP不是RTB
A、组播技术使用IP地址资源更少 B、组播技术可以降低对服务器的性能需求 C、组播技术可以降低网络流量,节省网络带宽 D、组播技术传输报文更可靠
A、组播路由协议有密集和稀疏两种模式 B、在密集模式下,组播数据流采用推的方式从组播源泛洪发送到网络的每个角落,组播接收者被动的接收组播报文 C、在稀疏模式下,组播数据流采用拉的方式从组播源发送到组播接收者,组播接收者主动发送接收请求 D、域内组播路由协议包括:MSDP、DVMRP、MOSPF、PIM
A、A.网络中一定有组播地址为224.0.0.13的报文 B、B.网络中一定有组播地址为224.0.0.5的报文 C、C.RTB向RTC发送了至少10次自己的全部路由表信息 D、D.RTB向RTA发送了至少1次自己的LSA摘要信息
A、可控组播产生的原因,是为了解决在二层网络上,传统组播流量的不可控制问题 B、可控组播是实现“可运行、可管理”的电信级组播业务的基础 C、在实现可控组播的以太网交换机或DSLAM设备上,维护了一个“组播权限表”,这个表格是可以通过手工配置建立的 D、选项C中描述的“组播权限表”,只能通过HGMP协议建立 E、可控组播需要组播路由协议,比如PIM、DVMRP等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