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工作在RSTP模式时,对指定端口的状态迁移,描述错误的为()
A、A.如果指定端口连接的是点对点链路,则指定端口向转发状态迁移时,可以通过握手机制实现快速迁移
B、B.在满足点对点链路的情况下,指定端口快速迁移只需要几毫秒时间
C、C.对于一个网络直径为二的网络,如果都是采用点对点链路相连,则通过2次握手就可以使网络稳定
D、D.指定端口发送握手请求以后,其状态就会迁移到转发状态
A、A.如果指定端口连接的是点对点链路,则指定端口向转发状态迁移时,可以通过握手机制实现快速迁移
B、B.在满足点对点链路的情况下,指定端口快速迁移只需要几毫秒时间
C、C.对于一个网络直径为二的网络,如果都是采用点对点链路相连,则通过2次握手就可以使网络稳定
D、D.指定端口发送握手请求以后,其状态就会迁移到转发状态
A、在RSTP里面引入了边缘端口的概念,边缘端口不接收处理配置BPDU,不参与RSTP运算,可以由Disable直接转到Forwarding状态 B、如果网络中一个根端口失效,那么网络中最优的Alternate端口将成为根端口,进入Forwarding状态 C、RSTP中,某端口被选举为指定端口后,会先进入Discarding状态,再通过Proposal/Agreement机制快速进入Forwarding状态 D、RSTP中当一个端口收到上游的指定桥发来的RSTBPDU报文时,该端口会将自身存储的RST BPDU与收到的RST BPDU进行比较 E、如果网络中一个指定端口失效,那么网络中最优的Alternate端口将成为指定端口,进入Forwarding状态
A、RSTP中端口共有三种状态,其中端口进入Learning状态后开始收发BPDU,并确定端口角色 B、RSTP中的Discarding端口如同STP中的Blocking端口,端口在Discarding状态时不会发送BPDU,但会接受BPDU C、RSTP中Alternate端口用于为根端口做备份,Backup端口用于为指定端口做备份 D、RSTP中的根端口和指定端口的定义和STP中相同
A、当RSTP交换机和STP交换机一起工作时,需要通过命令stpmode stp将RSTP交换机的工作模式切换为STP B、RSTP交换机和STP交换机一同工作时,其连接STP交换机的端口将会切换到STP模式 C、当RSTP交换机上的某端口切换到STP模式后,该端口将不再具备RSTP的快速收敛特性 D、当RSTP交换机和STP交换机的连接断开后,之前连接STP交换机的端口将会自动切回到RSTP模式
A、MSTP和RSTP能够互相识别对方的协议报文,可以互相兼容 B、在STP兼容模式下,设备的各个端口将向外发送STP BPDU报文 C、在RSTP模式下,设备的各个端口将向外发送RSTP BPDU报文,当发现与STP设备相连时,该端口会自动迁移到STP兼容模式下工作 D、在MSTP模式下,设备的各个端口将向外发送MSTP BPDU报文,当发现某端口与STP设备相连时,该端口会自动迁移到STP兼容模式下工作
A、对于存在通向根的冗余路径的情况下,如果原来的路径出现故障后,交换机从发现该链路故障到恢复链路的连通性只需要几毫秒时间 B、点对点链路的情况下,指定端口只需要一次握手就能快速迁移到转发状态,转发延迟时间只有几毫秒 C、运行RSTP模式的桥接网络,每次拓扑改变的稳定时间必须在30秒(两倍Forward Delay时间)以上 D、直接与PC相连的端口可以快速迁移到转发状态,但需要用户将其配置为边缘端口
A、A.STP模式 B、B.RSTP模式 C、C.MSTP模式 D、D.以上都正确
A、A.如果STP想缩短收敛时间,只能配置较小的Forward Delay时间,但是可能会影响到网络的稳定性 B、B.相对于STP,RSTP定义了边缘端口,这样可以使得连接PC主机的端口快速进入转发状态 C、C.相对于STP,RSTP定义了根端口快速切换机制,这样可以使得Alternate快速成为新的根端口 D、D.相对于STP,RSTP定义了指定端口快速切换机制,这样可以使得指定端口快速进入转发状态而不需要等待两倍的Forward Delay时间
A、预备端口主要是为了备份根端口,而备份端口主要是为了备份指定端口 B、如果该端口所连接的网段的指定交换机是此端口所属的交换机,则端口状态设置为预备端口 C、备份端口,处于转发状态,所属交换机为端口所连网段的指定交换机 D、预备端口,处于转发状态,所属交换机不是端口所连网段的指定交换机 E、无论是备份端口还是预备端口,都不处于转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