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人员在实施细节测试时,如果推断某一重大错报不存在而实际上存在,则将这种抽样风险称为()。
A、误受风险
B、信赖不足风险
C、误拒风险
D、信赖过度风险
A、误受风险
B、信赖不足风险
C、误拒风险
D、信赖过度风险
A、在分析样本误差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对所有误差进行定性评估 B、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追加的审计程序,以高度确信异常误差不影响总体的其余部分 C、控制测试的抽样风险无法计量,但注册会计师在评价样本结果时仍应考虑抽样风险 D、在细节测试中,如果根据样本结果推断的总体错报小于可容忍错报,则总体可以接受
A、A.运用该组成部分的重要性对该组成部分实施审计
B.在集团层面实施分析程序
C.针对该组成部分的特别风险实施特定的审计程序
D.对重要项目实施细节测试
A、内部审计师用通用审计软件抽样进行函证,在函证回复的基础上,审计人员断定记录上的应收款存在 B、内部审计师利用分析性复核程序估计销售帐户余额的准确性,没有发现重大差异。在此基础上,审计人员推断基础记录正确 C、审计人员观察客户的存货处理过程,记录了测试存货的数量。该测试存货被追踪到年底的存货数据,未发现例外。审计人员断定所记录的存货存在 D、审计人员检查了1995年1月的销售记录,发现其中不包括1994年的销售,审计人员断定1994年的销售记录正确
A、注册会计师增加单独测试的重大项目,可以减少样本规模 B、在定义抽样单元时,注册会计师无需考虑实施计划的审计程序或替代程序的难易程度 C、在确定可接受的误受风险水平时,注册会计师无需考虑针对同一审计目标的其他实质性程序的检查风险 D、注册会计师根据样本中发现的错报金额推断总体错报金额时,可以采用比率法或差异法
A、风险评估程序通常不涉及审计抽样,但如果注册会计师在了解内部控制的同时对内部控制运行有效性进行测试可以运用审计抽样 B、当控制的运行留下轨迹时可以将审计抽样用于控制测试 C、控制测试过程中注册会计师采用审计抽样 D、审计抽样适用于细节测试,不适用于实质性分析程序
A、A.如果在期末实施实质性程序未发现某项认定存在错报,说明与该项认定相关的控制是有效的,不需要再对相关控制进行测试 B、B.如果某一控制在剩余期间内发生变动,在评价整个期间的控制运行有效性时,无需考虑期中测试的结果 C、C.对某些自动化运行的控制,可以通过测试信息系统一般控制的有效性获取控制在剩余期间运行有效的审计证据 D、D.如果某一控制在剩余期间内未发生变动,不需要补充剩余期间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