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居民与居民之间的经济交易 B、非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经济交易 C、内部经济单位之间的经济交易 D、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经济交易
A、境内居民收到境内非居民支付的款项时,应当由境内非居民申报,交易附言需注明“收到境内OSA/NRA非居民款项” B、境内居民通过境内银行与境内非居民发生的收付款,人民币款项无需进行国际收支间接申报 C、境内居民受到境内非居民支付的款项时,应当填写《境内收入申报单》 D、境内非居民通过境内银行与境外发生的收付款,由银行进行申报,境内非居民无需进行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
A、需办理国际收支间接申报 B、无需办理国际收支间接申报 C、按实际交易性质选择交易编码并填写交易附言 D、交易编码为822030”,交易附言:非居民从境外收款”或“非居民向境外付款
A、明确规定统计范围扩大至“中国居民对外金融资产、负债” B、申报主体由中国居民扩大至非中国居民,尤其是发生在我国境内的与非中国居民的国际收支交易 C、根据电子银行、国际银行卡以及证券市场的管理和发展情况,增加对提供登记结算、托管等服务的机构的申报要求 D、根据对申报主体的修改情况,增加了对这些申报主体的保密义务
A、A.如其大舅为非居民个人,属于赠予行为,应申报在“个人间捐赠及无偿援助”项下,国际收支交易编码为“421010”,交易附言注明:向境外非居民亲属捐赠款 B、B.如其大舅为居民,因是居民之间的汇款,不需要申报 C、C.如其大舅为境外就医居民,该笔款项汇出时应申报在“就医及健康相关旅行”项下,国际收支交易编码为“223021”,交易附言注明:支付赴境外医疗费 D、D.境内居民个人对境外居民个人的支出应按照资金用途性质进行申报
A、A.境内的美国人属于境内非居民,在向境外支付机票款,应做国际收支申报 B、B.由于机票款是通过互联网支付的,因此无需做国际收支申报 C、C.此类业务属于非居民承运人为非居民提供的空中客运服务,不属于国际收支申报范围 D、D.无法判断是否应进行国际收支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