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不同的借款合同,印花税计税方法不正确的是()。
A、流动资金借款周转性合同先以其规定的最高限额为计税依据,在签订时贴花一次,在限额内随借随还时,再另贴印花
B、凡一项信贷业务既签订借款合同,又一次或分次填开借据的,应以借款合同所载金额计税贴花
C、对借款方以财产作抵押,从贷款方取得一定数量抵押贷款的合同,应按借款合同贴花
D、借款合同由借款方与银团各方共同书立、各执一份合同正本的,借款方与银团各方应分别在所执的合同正本上,按各自的借款金额计税贴花
A、流动资金借款周转性合同先以其规定的最高限额为计税依据,在签订时贴花一次,在限额内随借随还时,再另贴印花
B、凡一项信贷业务既签订借款合同,又一次或分次填开借据的,应以借款合同所载金额计税贴花
C、对借款方以财产作抵押,从贷款方取得一定数量抵押贷款的合同,应按借款合同贴花
D、借款合同由借款方与银团各方共同书立、各执一份合同正本的,借款方与银团各方应分别在所执的合同正本上,按各自的借款金额计税贴花
A、学校应以50万元的计税依据,按销售合同的税率计算印花税 B、服装厂应以50万元的计算依据,按销售合同的税率计算印花税 C、服装厂应以10万元加工税为计税依据,按加工承揽合同的税率计算印花税 D、服装厂和学校均以60万元为计税依据,按照加工承揽合同的税率计算印花税
A、一项信贷业务既签订借款合同又分次填开借据的,只以借款合同所载金额为计税依据计税贴花 B、一项信贷业务只填开借据并作为合同使用的,因未签订借款合同,不需要计税贴花 C、银行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签订的融资租赁合同按合同所载租金总额暂按借款合同计税贴花 D、以财产作为抵押签订的借款合同,按照抵押财产金额和借款金额合计数计税贴花 E、借款合同以借款利息金额为计税依据
A、自2014年1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止,对金融机构与小型、微型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 B、自2014年10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止,对金融机构与小型、微型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 C、自2014年1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止,对金融机构与小型、微型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减半征收印花税 D、自2014年10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止,对金融机构与小型、微型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减半征收印花税
A、无息、贴息贷款合同免征印花税。经财政贴息的项目贷款合同,免征印花税 B、无息、贴息贷款合同免征印花税。经财政贴息的项目贷款合同,减半征收印花税 C、无息、贴息贷款合同减半征收印花税。经财政贴息的项目贷款合同,免征印花税 D、无息、贴息贷款合同减半征收印花税。经财政贴息的项目贷款合同,减半征收花税
A、对于由受托方提供原材料的加工、定做合同,凡在合同中分别记载加工费金额和原材料金额的,以加工费金额按“加工承揽合同”计税贴花,原材料金额不计税贴花 B、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以承包金额扣除分包金额后的余额为计税依据 C、仓储保管合同的计税依据为仓储保管费用 D、记载资金的营业账簿,以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的两项合计金额为印花税的计税依据 E、财产保险合同的计税依据包括支付的保险费金额和所保财产的金额
A、对于企业集团内部执行计划使用的,不具有合同性质的凭证,不征收印花税 B、对上级单位核拨资金的分支机构,其记载资金的账簿按核拨的账面资金数额计税贴花 C、适用于中国境内,并在中国境内具备法律效力的应税凭证,无论在中国境内或者境外书立,均应依照印花税的规定贴花 D、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不需要缴纳印花税 E、对会计核算采用单页表式记载资金活动情况,以表代账的,在未形成账簿前,暂不贴花,待装订成册时,按册贴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