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安全原因,网络管理员需要组织外部主机ping内部网络中的主机。下列哪项协议必须在ACL中被阻塞()。
A、IP
B、ICMP
C、TCP
D、UDP
A、IP
B、ICMP
C、TCP
D、UDP
A、NAT保护网络的安全性,因为专用网络将不公布。 B、NAT加速路由过程,因为任何修改的数据包进行。 C、动态NAT便于从网络的外部连接。 D、NAT便于端到端通信时IPsec是启用。 E、NAT无需重新地址需要外部访问的所有主机。 F、NAT通过主机的MAC级复用节省的地址。
A、内部网络的主机攻击外部网络时,在外部网络分析调试变得更加困难,因为内部网络的主机IP地址被屏蔽了; B、地址转换又称地址翻译,用来实现私有地址与公用网络地址之间的转换; C、通过配置将地址列表与地址池或端口IP地址关联,把符合地址列表中的数据报文的源地址进行转换; D、地址转换的提出为解决IP地址紧张的问题提供了了一个有效途径;
A、充分考虑和分析由于管理缺陷可能造成的安全风险 B、安全管理需求主要包括建立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健全并完善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安全评估、应急响应、安全培训等措施。 C、通过加强安全管理机构,制定安全保密制度等措施,来阻止因为非技术原因可能造成的系统安全隐患。 D、安全管理需求是指需要对计算机、网络设备、环境和介质采用严格的防护措施,确保其为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支持,防止由于物理原因造成的信息的丢失和破坏。
A、对于系统中采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其它基础软件和工具软件,应避免系统安全漏洞,降低攻击者入侵系统的可能性。业务应用系统软件应能阻止非授权访问。对于以数据库形式存放的各类信息资源,要重点保护其安全性,加强访问控制以及安全审计 B、保护各种主机(服务器、桌面机等)的操作系统的安全。各种主机(服务器、桌面机等)要求能够抵抗各种入侵,防止病毒侵袭,要防止人为原因(如配置和管理不当)造成的系统安全漏洞。避免单点故障,要求对重要设备采取必要的备份措施 C、需要对计算机、网络设备、环境和介质采用严格的防护措施,确保其为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支持,防止由于物理原因造成的信息的丢失和破坏。 D、要求保障网络边界安全。要求具有完善的网络管理能力和网络防病毒能力。局域网环境、与外界连接的边界区域等要具有防止和抵抗外来入侵的能力。
A、在IP网络中,IS就是常说的路由器 B、IS-IS在IP网络中运行,依然使用CLNP提供的CLNS服务,与IP协议处于相同的网路层次 C、因为使用了CLNS的原因,IS-IS依然需要ES-IS协议,才能转发主机数据 D、IS-IS在IP网络中只收集链路状态并计算路由,而不需要ES-IS,路由器与主机通信依然依靠ARP、ICMP、DHCP等协议
A、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工作坚持“三纳入一融合”原则 B、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工作机制遵循“统一指挥、密切配合、职责明确、流程规范、响应及时”的协同原则 C、网络与信息系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坚持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D、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措施涉及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终端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等方面
A、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必须处于同一个子网 B、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可以处于不同子网,但是需要配置下一跳网关地址 C、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可以处于不同子网,而且不需要配置下一跳网关地址 D、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可以处于不同子网,但是需要配置系统IP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