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题
用户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搜索其它题目:
搜题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提问人:网友 发布时间:
【多选题】

1987年后,中国实行了各种形式的财政大包干体制,其特点是()

A、地方上缴任务绝对数一定数年不变

B、地方补助数额绝对数一定数年不变

C、地方上缴任务绝对数一般大于地方补助数额

D、地方上缴任务绝对数一般小于地方补助数额

更多“1987年后,中国实行了各种形式的财政大包干体制,其特点是()”相关的问题
第1题
[简答题] 1998年,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影响,中国政府作出拉动经济增长,扩内需战略决策,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这对中国经济近几年持续平稳增长起到不可替代作用。然而经济学界也一直在探讨一个问题,即积极财政政策到底有多空间和可持续性。近两年来,有学者提出积极财政政策要淡出(马栓友,2001);有学者认为积极财政政策应转型(课题组,2000;安体富,2002);有学者甚至提出要防止出现“凯恩斯依赖症”(杨继绳,2002)。很显然,不管是否承认,很多学者已经把1998年以来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简单地等同为凯恩斯主义扩张性财政政策。但是,这种简单等同是有一定偏颇。因此,从理论和实践上对1998年以来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再认识是十分必要。笔者认为:(1)中国并不完全存在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背景模式,因而,中国1998年以来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并不完全是凯恩斯所主张扩张性财政政策,而是更接近新古典综合派增长性财政政策;(2)中国要实现到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第三步战略目标,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在中、长期保持平稳高速增长,至关重要。这需要包括增长性财政政策在内政策组合来支撑;(3)积极财政政策作为政府财政工作指导原则和行动纲领,应加以坚持并使之更加有效。根据上述材料做一简要分析,怎样理解各种类型财政政策对经济影响?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简答题] 积极财政政策 我国从1998年开始,改变适度从紧财政政策,实行积极财政政策。从本质上考察,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属于扩张型财政政策,但不是一般扩张,丽是在特定环境下特殊扩张型财政政策.所说特定环境是指我国1996年国民经济实现“软着陆”之后,1998年,社会供求态势发生根本性变化一一形成有效需求不足.并且,在1996年到1998年7月,六次降低利率效果不明显条件下,采取财政政策为主内需宏观经济政策。 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具有下列特点: 一是中央政府为调节经济总量和结构,而采取特定范围扩张型财政政策,其范围是以国家财政投资为主体经济拉动,地方财政应确保收支平衡,不得层层扩张。 二是主要扩张手段为发行国债、扩财政赤字,增加基础设施投资以刺激经济增长,不同于发达国家增加财政支出和减少税收双重手段扩张型财政政策。 三是具有明显生产性特征扩张型财政政策,以增加基础设施投资,直接促进经济增长,不同于发达国家增加公共物品支出,间接促进经济增长。 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是有条件,综合考察有四条: (1)社会总供求失衡,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长较慢。这是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必要条件。因为只有在有效需求不足,消费又难以启动经济时,才需要实行扩张财政政策。 (2)财政收入基础好和财政赤字不过.这是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客观基础和前提条件。因为国家财政收入没有一定基础,财政赤字已很时,没有资金可投,无法实行积极财政政策。 (3)国债规模合理.这也是制约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基本因素。因为增发国债是有客观限制,如国债规模已过,就无法靠发行国债实行积极财政政策。 (4)增加投资物质资源约束.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必须耗费一定物力、人力资源,如果没有这些条件,积极财政政策不会发挥作用。 总之,具备上述条件实行积极财政政策,上述条件变化,就要改变或淡出积极财政政策。因此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应该是一项中期政策,从1998年开始,到“十五”计划中后期逐步淡出为止。 简述财政制度自动稳定机制。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简答题] 积极财政政策 我国从1998年开始,改变适度从紧财政政策,实行积极财政政策。从本质上考察,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属于扩张型财政政策,但不是一般扩张,丽是在特定环境下特殊扩张型财政政策.所说特定环境是指我国1996年国民经济实现“软着陆”之后,1998年,社会供求态势发生根本性变化一一形成有效需求不足.并且,在1996年到1998年7月,六次降低利率效果不明显条件下,采取财政政策为主内需宏观经济政策。 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具有下列特点: 一是中央政府为调节经济总量和结构,而采取特定范围扩张型财政政策,其范围是以国家财政投资为主体经济拉动,地方财政应确保收支平衡,不得层层扩张。 二是主要扩张手段为发行国债、扩财政赤字,增加基础设施投资以刺激经济增长,不同于发达国家增加财政支出和减少税收双重手段扩张型财政政策。 三是具有明显生产性特征扩张型财政政策,以增加基础设施投资,直接促进经济增长,不同于发达国家增加公共物品支出,间接促进经济增长。 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是有条件,综合考察有四条: (1)社会总供求失衡,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长较慢。这是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必要条件。因为只有在有效需求不足,消费又难以启动经济时,才需要实行扩张财政政策。 (2)财政收入基础好和财政赤字不过.这是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客观基础和前提条件。因为国家财政收入没有一定基础,财政赤字已很时,没有资金可投,无法实行积极财政政策。 (3)国债规模合理.这也是制约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基本因素。因为增发国债是有客观限制,如国债规模已过,就无法靠发行国债实行积极财政政策。 (4)增加投资物质资源约束.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必须耗费一定物力、人力资源,如果没有这些条件,积极财政政策不会发挥作用。 总之,具备上述条件实行积极财政政策,上述条件变化,就要改变或淡出积极财政政策。因此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应该是一项中期政策,从1998年开始,到“十五”计划中后期逐步淡出为止。 简述实施财政政策效果。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简答题] 积极财政政策 我国从1998年开始,改变适度从紧财政政策,实行积极财政政策。从本质上考察,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属于扩张型财政政策,但不是一般扩张,丽是在特定环境下特殊扩张型财政政策.所说特定环境是指我国1996年国民经济实现“软着陆”之后,1998年,社会供求态势发生根本性变化一一形成有效需求不足.并且,在1996年到1998年7月,六次降低利率效果不明显条件下,采取财政政策为主内需宏观经济政策。 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具有下列特点: 一是中央政府为调节经济总量和结构,而采取特定范围扩张型财政政策,其范围是以国家财政投资为主体经济拉动,地方财政应确保收支平衡,不得层层扩张。 二是主要扩张手段为发行国债、扩财政赤字,增加基础设施投资以刺激经济增长,不同于发达国家增加财政支出和减少税收双重手段扩张型财政政策。 三是具有明显生产性特征扩张型财政政策,以增加基础设施投资,直接促进经济增长,不同于发达国家增加公共物品支出,间接促进经济增长。 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是有条件,综合考察有四条: (1)社会总供求失衡,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长较慢。这是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必要条件。因为只有在有效需求不足,消费又难以启动经济时,才需要实行扩张财政政策。 (2)财政收入基础好和财政赤字不过.这是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客观基础和前提条件。因为国家财政收入没有一定基础,财政赤字已很时,没有资金可投,无法实行积极财政政策。 (3)国债规模合理.这也是制约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基本因素。因为增发国债是有客观限制,如国债规模已过,就无法靠发行国债实行积极财政政策。 (4)增加投资物质资源约束.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必须耗费一定物力、人力资源,如果没有这些条件,积极财政政策不会发挥作用。 总之,具备上述条件实行积极财政政策,上述条件变化,就要改变或淡出积极财政政策。因此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应该是一项中期政策,从1998年开始,到“十五”计划中后期逐步淡出为止。 根据斟酌使用财政政策,如何安排年度预算。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简答题] 积极财政政策 我国从1998年开始,改变适度从紧财政政策,实行积极财政政策。从本质上考察,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属于扩张型财政政策,但不是一般扩张,丽是在特定环境下特殊扩张型财政政策.所说特定环境是指我国1996年国民经济实现“软着陆”之后,1998年,社会供求态势发生根本性变化一一形成有效需求不足.并且,在1996年到1998年7月,六次降低利率效果不明显条件下,采取财政政策为主内需宏观经济政策。 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具有下列特点: 一是中央政府为调节经济总量和结构,而采取特定范围扩张型财政政策,其范围是以国家财政投资为主体经济拉动,地方财政应确保收支平衡,不得层层扩张。 二是主要扩张手段为发行国债、扩财政赤字,增加基础设施投资以刺激经济增长,不同于发达国家增加财政支出和减少税收双重手段扩张型财政政策。 三是具有明显生产性特征扩张型财政政策,以增加基础设施投资,直接促进经济增长,不同于发达国家增加公共物品支出,间接促进经济增长。 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是有条件,综合考察有四条: (1)社会总供求失衡,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长较慢。这是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必要条件。因为只有在有效需求不足,消费又难以启动经济时,才需要实行扩张财政政策。 (2)财政收入基础好和财政赤字不过.这是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客观基础和前提条件。因为国家财政收入没有一定基础,财政赤字已很时,没有资金可投,无法实行积极财政政策。 (3)国债规模合理.这也是制约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基本因素。因为增发国债是有客观限制,如国债规模已过,就无法靠发行国债实行积极财政政策。 (4)增加投资物质资源约束.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必须耗费一定物力、人力资源,如果没有这些条件,积极财政政策不会发挥作用。 总之,具备上述条件实行积极财政政策,上述条件变化,就要改变或淡出积极财政政策。因此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应该是一项中期政策,从1998年开始,到“十五”计划中后期逐步淡出为止。 解释补偿性经济政策。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简答题] 积极财政政策 我国从1998年开始,改变适度从紧财政政策,实行积极财政政策。从本质上考察,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属于扩张型财政政策,但不是一般扩张,丽是在特定环境下特殊扩张型财政政策.所说特定环境是指我国1996年国民经济实现“软着陆”之后,1998年,社会供求态势发生根本性变化一一形成有效需求不足.并且,在1996年到1998年7月,六次降低利率效果不明显条件下,采取财政政策为主内需宏观经济政策。 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具有下列特点: 一是中央政府为调节经济总量和结构,而采取特定范围扩张型财政政策,其范围是以国家财政投资为主体经济拉动,地方财政应确保收支平衡,不得层层扩张。 二是主要扩张手段为发行国债、扩财政赤字,增加基础设施投资以刺激经济增长,不同于发达国家增加财政支出和减少税收双重手段扩张型财政政策。 三是具有明显生产性特征扩张型财政政策,以增加基础设施投资,直接促进经济增长,不同于发达国家增加公共物品支出,间接促进经济增长。 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是有条件,综合考察有四条: (1)社会总供求失衡,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长较慢。这是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必要条件。因为只有在有效需求不足,消费又难以启动经济时,才需要实行扩张财政政策。 (2)财政收入基础好和财政赤字不过.这是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客观基础和前提条件。因为国家财政收入没有一定基础,财政赤字已很时,没有资金可投,无法实行积极财政政策。 (3)国债规模合理.这也是制约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基本因素。因为增发国债是有客观限制,如国债规模已过,就无法靠发行国债实行积极财政政策。 (4)增加投资物质资源约束.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必须耗费一定物力、人力资源,如果没有这些条件,积极财政政策不会发挥作用。 总之,具备上述条件实行积极财政政策,上述条件变化,就要改变或淡出积极财政政策。因此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应该是一项中期政策,从1998年开始,到“十五”计划中后期逐步淡出为止。 财政政策工具主要有哪些,它们是如何调节社会总体需求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A、积极财政政策 我国从1998年开始,改变适度从紧财政政策,实行积极财政政策。从本质上考察,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属于扩张型财政政策,但不是一般扩张,丽是在特定环境下特殊扩张型财政政策.所说特定环境是指我国1996年国民经济实现“软着陆”之后,1998年,社会供求态势发生根本性变化一一形成有效需求不足.并且,在1996年到1998年7月,六次降低利率效果不明显条件下,采取财政政策为主内需宏观经济政策。  B、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具有下列特点:  C、一是中央政府为调节经济总量和结构,而采取特定范围扩张型财政政策,其范围是以国家财政投资为主体经济拉动,地方财政应确保收支平衡,不得层层扩张。  D、二是主要扩张手段为发行国债、扩财政赤字,增加基础设施投资以刺激经济增长,不同于发达国家增加财政支出和减少税收双重手段扩张型财政政策。  E、三是具有明显生产性特征扩张型财政政策,以增加基础设施投资,直接促进经济增长,不同于发达国家增加公共物品支出,间接促进经济增长。 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是有条件,综合考察有四条:  F、(1)社会总供求失衡,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长较慢。这是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必要条件。因为只有在有效需求不足,消费又难以启动经济时,才需要实行扩张财政政策。  H、(2)财政收入基础好和财政赤字不过.这是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客观基础和前提条件。因为国家财政收入没有一定基础,财政赤字已很时,没有资金可投,无法实行积极财政政策。  I、(3)国债规模合理.这也是制约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基本因素。因为增发国债是有客观限制,如国债规模已过,就无法靠发行国债实行积极财政政策。  J、(4)增加投资物质资源约束.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必须耗费一定物力、人力资源,如果没有这些条件,积极财政政策不会发挥作用。  K、总之,具备上述条件实行积极财政政策,上述条件变化,就要改变或淡出积极财政政策。因此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应该是一项中期政策,从1998年开始,到“十五”计划中后期逐步淡出为止。  

点击查看答案
客服
TOP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