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可供出售投资发生减值时,先将原计入()的金额转回,再按减记的金额计提减值准备。
A、可供出售投资减值准备支出
B、可供出售投资减值准备
C、资本公积
D、递延所得税
A、可供出售投资减值准备支出
B、可供出售投资减值准备
C、资本公积
D、递延所得税
A、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中,债务工具投资应该按照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权益工具投资应该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 B、在终止确认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应将原来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中的金额予以转出 C、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计提减值损失时,应将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损失转出 D、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的减值损失一经计提,以后期间不能转回 E、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重分类日的公允价值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A、对于持有至到期投资,有客观证据表明其发生了减值的,应当根据其账面价值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之间的差额计算确认减值损失 B、如果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发生较大幅度下降,或在综合考虑各种相关因素后,预期这种下降趋势属于非暂时性的,可以认定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已发生减值,应当确认减值损失 C、对于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债务工具,在随后的会计期间公允价值已上升且客观上与确认原减值损失后发生的事项有关的,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 D、对于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发生的减值损失,不得转回 E、对于应收款项,有客观证据表明其发生了减值的,应当根据其账面价值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之间的差额计算确认减值损失
A、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资产负债表日按公允价值计量,不确认资产减值损失 B、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发生的减值损失,不得通过损益转回 C、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人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即使该金融资产没有终止确认,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中的因公允价值下降形成的累计损失或累计收益应当予以转出,计人当期损益 D、对于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债务工具,在随后的会计期间公允价值已上升且客观上与确认原减值损失发生的事项有关的,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
A、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应确认为应收股利 B、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以公允价值计量,各种情况下的公允价值变动均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C、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应将取得的价款与该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同时,将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对应处置部分的金额转出,计入投资收益 D、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按取得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
A、可供出售债务工具应按照期末账面价值与现值的差额计算减值 B、可供出售债务工具减值后应按照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 C、可供出售债务工具的减值可以通过损益转回 D、可供出售债务工具减值在价值回升时的公允价值变动金额,全额计入当期损益 E、可供出售债务工具的减值恢复时调减资产减值损失
A、持有至到期投资发生减值后,资产负债表日应按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借记“应收利息”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B、为简化核算,持有至到期投资发生减值后按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较小时,可不再继续确认利息收入,按债券的面值和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利息金额不需进行表外登记 C、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发生较大幅度下降,且下降趋势属于非暂时性的,可以认定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已发生减值,应当确认减值损失 D、对持有至到期投资、委托贷款确认减值损失后,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价值已恢复,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