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企业出现()情形时,可以不进行资产评估。
A、国有独资企业与其下属的独资企业之间置换
B、转让上市金融公司可流通的股权
C、同一资产在评估报告使用有效期内多次发生的不同经济行为
D、国有独资企业与集体所有制企业的合并
E、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其所属企业或者企业的部分资产实施无偿划转
A、国有独资企业与其下属的独资企业之间置换
B、转让上市金融公司可流通的股权
C、同一资产在评估报告使用有效期内多次发生的不同经济行为
D、国有独资企业与集体所有制企业的合并
E、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其所属企业或者企业的部分资产实施无偿划转
A、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部门是国务院监督管理机构 B、金融企业整体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的,应当进行评估 C、金融企业发生上市公司可流通的股权转让的情形的,对相关资产应当进行评估 D、金融企业拟在境内或者境外上市的经济行为,资产评估项目实行备案
A、企业只有从该金融资产收到对等的现金流量时,才有义务将其支付给最终收款方 B、企业将收取金融资产现金流量的合同权利转移给其他方 C、企业保留了收取金融资产现金流量的合同权利,但承担了将收取的该现金流量支付给一个或多个最终收款方的合同义务 D、转让合同规定禁止企业出售或抵押该金融资产,但企业可以将其作为向最终收款方支付现金流量义务的保证。企业有义务将代表最终收款方收取的所有现金流量及时划转给最终收款方,且无重大延误
A、企业融出证券或进行证券出借 B、企业出售金融资产并附有将市场风险敞口转回给企业的总回报互换 C、企业出售短期应收款项或信贷资产,并且全额补偿转入方可能因被转移金融资产发生的信用损失 D、企业出售金融资产,同时与转入方签订看跌期权合同或看涨期权合同,且根据合同条款判断,该看跌期权或看涨期权为一项重大价内期权(即期权合约的条款设计,使得金融资产的转入方或转出方很可能会行权)
A、A.对于存货项目,只要对企业的产成品或商品进行分析 B、B.对于货币资金,关注企业是否有外币或被冻结的资金 C、C.对于应收账款,要关注债务人的分布,客户较多较为分散,会增加应收账款坏账风险 D、D.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分析与交易性金融资产是不同类的金融资产,所以进行分析时,不能参照进行
A、A.以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的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应当将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之间差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 B、B.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应当按照该金融资产的原实际利率折现确定,并考虑相关担保物的价值 C、C.对单项金额不重大的金融资产,可以单独进行减值测试,也可以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金融资产组合中进行减值测试 D、D.单独测试未发现减值的金融资产,不应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金融资产组合中进行减值测试
A、金融企业可以委托同一中介机构对同一经济行为进行资产评估和审计,但不能同时提供会计服务 B、当交易价格与资产评估结果相差5%以上时,应就差异原因向财政部门做出书面说明 C、国有股东持股比例相等的,经财政部门确定其财务隶属关系进行申请核准或者备案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对本级金融企业资产评估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A、要求以现金、其他金融资产或以其他导致该工具成为金融负债的方式进行结算的或有结算条款几乎不具有可能性,即相关情形极端罕见、显著异常或几乎不可能发生 B、只有在发行方清算时,才需以现金、其他金融资产或以其他导致该工具成为金融负债的方式进行结算 C、按照准则第三章分类为权益工具的可回售工具 D、在潜在不利条件下,与其他方交换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合同义务
A、A.该金融工具应当不包括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给其他方,或在潜在不利条件下与其他方交换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合同义务 B、B.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结算该金融工具。如为非衍生工具,该金融工具应当不包括交付可变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合同义务;如为衍生工具,企业只能通过以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交换固定金额的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结算该金融工具。企业自身权益工具不包括应按照本准则第三章分类为权益工具的金融工具,也不包括本身就要求在未来收取或交付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的合同。 C、C.向其他方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义务 D、D.在潜在不利条件下,与其他方交换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合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