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N设备现在使用的保护倒换技术主要有2种,分别是基于G.8131定义的路径保护;基于G.8132定义的环网保护:Wrapping(环回);其中路径保护又分为LSP1+1和LSP1:1,其中,()是单向倒换,()是双向倒换。WRAPPING保护的倒换则发生在()
A、LSP1:1、LSP1+1、上下话业务节点;
B、LSP1+1、LSP1:1、上下话业务节点;
C、LSP1:1、LSP1+1、故障相邻的节点;
D、LSP1+1、LSP1:1、故障相邻的节点。
A、LSP1:1、LSP1+1、上下话业务节点;
B、LSP1+1、LSP1:1、上下话业务节点;
C、LSP1:1、LSP1+1、故障相邻的节点;
D、LSP1+1、LSP1:1、故障相邻的节点。
A、LSP1:1、LSP1+1、上下话业务节点 B、LSP1+1、LSP1:1、上下话业务节点 C、LSP1:1、LSP1+1、故障相邻的节点 D、LSP1+1、LSP1:1、故障相邻的节点
A、要正确显示设备当前告警,需要设备主动往网管上报当前告警,因此需要正确配置设备主动上报告警的必要设置 B、保护倒换事件告警因为发生在保护组倒换的一瞬间,不是持续告警,因此告警出现后就转入到锁定告警里面。保护倒换事件告警只能在锁定告警里面查到 C、如果网管服务器时区与PTN设备时区不一致,则PTN设备产生的告警时间与网管显示的告警时间会有时区差异,因此在PTN开局时,网管与PTN设备的时区必须要设置一致,一般为当地时区 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
A、伪线双归保护一般是用来提供网络之间的保护;隧道保护一般是用来保护PTN网络内部的故障 B、伪线双归在进行倒换的时候没有进行APS协议协商;而隧道1:1倒换进行了APS协议协商 C、伪线双归倒换的触发条件比隧道保护倒换多了一个CSF D、伪线双归对于隧道保护拥有更少的OAM检测点,能节省设备资源
A、1+1T-MPLS路径保护的倒换类型是单向倒换,即只有受影响的连接方向倒换至保护路径,两端的选择器是独立的 B、1+1T-MPLS在单向保护倒换操作模式下,保护倒换由保护域的宿端选择器完全基于本地(即保护宿端)信息来完成 C、1+1T-MPLS工作(被保护)业务在保护域的源端永久桥接到工作和保护连接上 D、设备的连通性检查(CC检测)仅在当前工作的LSP进行检查
A、1+1T-MPLS路径保护的倒换类型是单向倒换,即只有受影响的连接方向倒换至保护路径,两端的选择器是独立的。 B、1+1T-MPLS在单向保护倒换操作模式下,保护倒换由保护域的宿端选择器完全基于本地(即保护宿端)信息来完成。 C、1+1T-MPLS工作(被保护)业务在保护域的源端永久桥接到工作和保护连接上。 D、设备的连通性检查(CC检测)仅在当前工作的LSP进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