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投标形式在我国发展历史不长,起源于()。
A、20世纪80年代
B、20世纪9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50年代
A、20世纪80年代
B、20世纪9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50年代
A、有权提出投诉的主体是投诉人 B、有权提出投诉的主体不包括其他利害关系人 C、招标投标受理人是招标投标的行政监督部门 D、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含工业项目)招标投标活动的投诉,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受理并依法做出处理决定 E、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的投诉,有关行业性质监督部分已经受理的,应当通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认为必要应再次受理
A、招标文件由分公司(公司)物资部发给参与投标的单位 B、修改或补充文件是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对投标单位起约束作用 C、投标单位收到招标文件及有关资料后,应认真核对无误,并以书面形式予以确认 D、招标工作小组对招标文件所做的修改或补充,在开标日期之前,需发给所有获得招标文件的投标单位,投标单位须以书面的形式予以确认
A、投标人在投标截止时间前可以撤回投标文件 B、数据电文形式与纸质形式的招标投标活动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C、投标截止时间后送达的投标的文件,电子招标投标平台不得拒收 D、依法必须进行公开招标项目的招标公告应当在电子招标投标交易平台和国家指定的招标公告媒介同步发布 E、投标人应当在投标截止时间前完成投标文件的传输递交,但不可补充、修改投标文件
A、县级以下地方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指导和协调本*行政区域的招标投标工作 B、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指导和协调全国招标投标工作 C、国家不鼓励利用信息网络进行电子招投标 D、招投标交易场所不得与行政监督部门存在隶属关系,不得以营利为目的
A、A、县级以下地方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指导和协调本行政区域的招标投标工作 B、B、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指导和协调全国招标投标工作 C、C、国家不鼓励利用信息网络进行电子招投标 D、D、招投标交易场所不得与行政监督部门存在隶属关系,不得以营利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