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题
用户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搜索其它题目:
搜题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提问人:网友 发布时间:
【简答题】

案例:信用卡诈骗<br /> 基本案情:某市私立学校负责人许某,2008年11月至2010年3月期间,先后多次冒用他人身份信息机个人资料,在多家银行申请办理信用卡,大肆进行恶意透支套取现金,且数额巨大,被司法机关以信用卡诈骗罪追究了刑事责任。&ensp;<br /> 经办案情:2008年11月,许某投资开设一所私立学校,在人才市场进行用人招聘,冒用应聘老师及亲属的身份证复印件和个人信息资料,先后多次向7家银行申请办理94张信用卡,进行大肆恶意透支,套取银行现金。截止2010年3月案发,透支金额达555931.18元。许某的行为属于使用他人身份证骗领信用卡,并冒用他人信用卡透支现金,已构成信用卡诈骗罪,而且涉案钱款数额<br /> 巨大。经法院审理,许某犯信用卡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9年,并处罚金50000元,对诈骗所得赃款依法予以追缴。&ensp;<br /> 犯罪手段:本案许某与开办家具厂的朋友合谋,以家具厂销售家具为由从银行申办一台POS机,用于恶意透支套现。许某在他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冒充他人先后在7家银行办理信用卡94张,疯狂划卡透支400余次,透支资金多数被个人挥霍。&ensp;<br /> 损失及影响:一是对银行危害。许某冒充多人多次申办信用卡并恶意透支,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说明办卡银行没有充分尽到调查责任,名义持卡人由于没有过错不承担任何还款责任,恶意透支款逾期不还,会危害发卡行的信贷资产质量。&ensp;<br /> 二是对名义持卡人的危害。在经济发达的今天,&ldquo;信用&rdquo;二字已经成为公民的第二生命。犯罪嫌疑人的恶意透支不还款,会给被冒名的名义持卡人会带来信用污点,其正常的生活也将带来不便,除非已经消除信用污点。 结合本案例,做一个案例原因剖析及银行机构的经验和教训。

更多“ 案例:信用卡诈骗<br /> 基本案情:某市私立学校负责人许某,2008年11月至2010年3月期间,先后多次冒用他人身份信息机个人资料,在多家银行申请办理信用卡,大肆进行恶意透支套取现金,且数额巨大,被司法机关以信用卡诈骗罪追究了刑事责任。&ensp;<br /> 经办案情:2008年11月,许某投资开设一所私立学校,在人才市场进行用人招聘,冒用应聘老师及亲属的身份证复印件和个人信息资料,先后多次向7家银行申请办理94张信用卡,进行大肆恶意透支,套取银行现金。截止2010年3月案发,透支金额达555931.18元。许某的行为属于使用他人身份证骗领信用卡,并冒用他人信用卡透支现金,已构成信用卡诈骗罪,而且涉案钱款数额<br /> 巨大。经法院审理,许某犯信用卡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9年,并处罚金50000元,对诈骗所得赃款依法予以追缴。&ensp;<br /> 犯罪手段:本案许某与开办家具厂的朋友合谋,以家具厂销售家具为由从银行申办一台POS机,用于恶意透支套现。许某在他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冒充他人先后在7家银行办理信用卡94张,疯狂划卡透支400余次,透支资金多数被个人挥霍。&ensp;<br /> 损失及影响:一是对银行危害。许某冒充多人多次申办信用卡并恶意透支,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说明办卡银行没有充分尽到调查责任,名义持卡人由于没有过错不承担任何还款责任,恶意透支款逾期不还,会危害发卡行的信贷资产质量。&ensp;<br /> 二是对名义持卡人的危害。在经济发达的今天,&ldquo;信用&rdquo;二字已经成为公民的第二生命。犯罪嫌疑人的恶意透支不还款,会给被冒名的名义持卡人会带来信用污点,其正常的生活也将带来不便,除非已经消除信用污点。 结合本案例,做一个案例原因剖析及银行机构的经验和教训。”相关的问题
第1题

A、使用伪造用卡进行诈骗  B、使用作废用卡进行诈骗  C、以虚假身份证明骗领用卡  D、盗窃用卡并使用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A、用卡诈骗罪  B、骗取信用罪  C、票据诈骗罪  D、妨害用卡管理罪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A、盗窃罪  B、金融凭证诈骗罪  C、信用诈骗罪  D、用卡诈骗罪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A、伪造用卡  B、变造用卡  C、恶意透支  D、冒用他人的用卡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A、误用他人用卡  B、盗用他人用卡  C、冒用他人用卡  D、善意透支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A、A.用卡诈骗罪  B、B.妨碍用卡管理罪  C、C.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  D、D.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A、使用伪造的用卡  B、使用作废的用卡  C、冒用他人用卡  D、恶意透支  E、使用作废的信用证  

点击查看答案
客服
TOP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