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在符合定义的前提下,应当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才能加以确认。这两个条件为()。
A、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信用社
B、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
C、该固定资产不是直接用于出售的商品
D、该固定资产有固定的使用年限
A、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信用社
B、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
C、该固定资产不是直接用于出售的商品
D、该固定资产有固定的使用年限
A、应当在取得固定资产时,按照确定的成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固定资产交付使用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调试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科目 B、如取得固定资产全款发票的,应当同时按照构成资产成本的全部支出金额,借记“事业支出”等科目,在财政直接支付方式下,按照实际支付金额,贷记“财政补助收入”科目,按照扣留的质量保证金,贷记“其他应付款[扣留期在1年以内(含1年)]”科目 C、取得的发票金额不包括质量保证金的,应当同时按照不包括质量保证金的支出金额,借记“事业支出”等科目,在财政授权支付方式下,贷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 D、取得的发票金额不包括质量保证金的,固定资产入账金额应扣除质量保证金
A、A.该金融工具应当不包括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给其他方,或在潜在不利条件下与其他方交换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合同义务 B、B.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结算该金融工具。如为非衍生工具,该金融工具应当不包括交付可变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合同义务;如为衍生工具,企业只能通过以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交换固定金额的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结算该金融工具。企业自身权益工具不包括应按照本准则第三章分类为权益工具的金融工具,也不包括本身就要求在未来收取或交付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的合同。 C、C.向其他方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义务 D、D.在潜在不利条件下,与其他方交换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合同义务
A、固定资产满足“处于处置状态”条件时,应当予以终止确认 B、固定资产满足“预期通过使用或处置不能产生经济利益”条件时,应当予以终止确认 C、企业出售固定资产时,应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 D、因已丧失使用功能或因自然灾害发生毁损等原因而报废清理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应计入资产处置损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