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题
用户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搜索其它题目:
搜题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提问人:网友 发布时间:
【单选题】

以下除了()都是支持积极经济政策的论据。

A、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错误使用导致了产出和就业的无效率波动

B、如果美联储实行稳定货币供给的政策,那么大萧条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C、二战后的实际GDP波动比一战前要缓和

D、政策制定者对私人支出大的紧缩性冲击的错误反应导致了大萧条

更多“以下除了()都是支持积极经济政策的论据。”相关的问题
第1题

A、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面临长且变动时滞,这会产生不稳定结果  B、经济预测有很大幅度误差,以至于不能制定稳定政策  C、衰退不降低经济福利,所以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稳定经济不必要  D、如果美联储实行稳定货币供给政策,那么大萧条本来可以避免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A、抵消实际GDP波动  B、使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改变总需求  C、对变化经济形势作出反应  D、对宏观经济政策采取无为而治方法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A、只支持采取积极宏观经济政策  B、只支持采取消极宏观经济政策  C、支持采取积极宏观经济政策或者消极宏观经济政策  D、既不支持采取积极宏观经济政策,也不支持采取消极宏观经济政策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A、只支持采取积极宏观经济政策  B、只支持采取消极宏观经济政策  C、支持采取积极宏观经济政策或者消极宏观经济政策  D、既不支持采取积极宏观经济政策,也不支持采取消极宏观经济政策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A、积极财政政策一种非均衡财政政策  B、积极财政政策即扩张性财政政策  C、积极财政政策利用财政收支活动主动干预经济活动  D、发行国债并利用举债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就属于积极财政政策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简答题] 积极财政政策 我国从1998年开始,改变适度从紧财政政策,实行积极财政政策。从本质上考察,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属于扩张型财政政策,但不一般扩张,丽在特定环境下特殊扩张型财政政策.所说特定环境指我国1996年国民经济实现“软着陆”之后,1998年,社会供求态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一一形成有效需求不足.并且,在1996年到1998年7月,六次降低利率效果不明显条件下,采取以财政政策为主扩大内需宏观经济政策。 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具有下列特点: 一中央政府为调节经济总量和结构,而采取特定范围扩张型财政政策,其范围以国家财政投资为主体经济拉动,地方财政应确保收支平衡,不得层层扩张。 二主要扩张手段为发行国债、扩大财政赤字,增加基础设施投资以刺激经济增长,不同于发达国家增加财政支出和减少税收双重手段扩张型财政政策。 三具有明显生产性特征扩张型财政政策,以增加基础设施投资,直接促进经济增长,不同于发达国家增加公共物品支出,间接促进经济增长。 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有条件,综合考察有四条: (1)社会总供求失衡,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长较慢。这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必要条件。因为只有在有效需求不足,消费又难以启动经济时,才需要实行扩张财政政策。 (2)财政收入基础好和财政赤字不过大.这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客观基础和前提条件。因为国家财政收入没有一定基础,财政赤字已很大时,没有资金可投,无法实行积极财政政策。 (3)国债规模合理.这也制约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基本因素。因为增发国债有客观限制,如国债规模已过大,就无法靠发行国债实行积极财政政策。 (4)增加投资物质资源约束.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必须耗费一定物力、人力资源,如果没有这些条件,积极财政政策不会发挥作用。 总之,具备上述条件实行积极财政政策,上述条件变化了,就要改变或淡出积极财政政策。因此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应该一项中期政策,从1998年开始,到“十五”计划中后期逐步淡出为止。 解释补偿性经济政策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简答题] 积极财政政策 我国从1998年开始,改变适度从紧财政政策,实行积极财政政策。从本质上考察,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属于扩张型财政政策,但不一般扩张,丽在特定环境下特殊扩张型财政政策.所说特定环境指我国1996年国民经济实现“软着陆”之后,1998年,社会供求态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一一形成有效需求不足.并且,在1996年到1998年7月,六次降低利率效果不明显条件下,采取以财政政策为主扩大内需宏观经济政策。 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具有下列特点: 一中央政府为调节经济总量和结构,而采取特定范围扩张型财政政策,其范围以国家财政投资为主体经济拉动,地方财政应确保收支平衡,不得层层扩张。 二主要扩张手段为发行国债、扩大财政赤字,增加基础设施投资以刺激经济增长,不同于发达国家增加财政支出和减少税收双重手段扩张型财政政策。 三具有明显生产性特征扩张型财政政策,以增加基础设施投资,直接促进经济增长,不同于发达国家增加公共物品支出,间接促进经济增长。 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有条件,综合考察有四条: (1)社会总供求失衡,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长较慢。这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必要条件。因为只有在有效需求不足,消费又难以启动经济时,才需要实行扩张财政政策。 (2)财政收入基础好和财政赤字不过大.这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客观基础和前提条件。因为国家财政收入没有一定基础,财政赤字已很大时,没有资金可投,无法实行积极财政政策。 (3)国债规模合理.这也制约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基本因素。因为增发国债有客观限制,如国债规模已过大,就无法靠发行国债实行积极财政政策。 (4)增加投资物质资源约束.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必须耗费一定物力、人力资源,如果没有这些条件,积极财政政策不会发挥作用。 总之,具备上述条件实行积极财政政策,上述条件变化了,就要改变或淡出积极财政政策。因此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应该一项中期政策,从1998年开始,到“十五”计划中后期逐步淡出为止。 简述实施财政政策效果。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简答题] 积极财政政策 我国从1998年开始,改变适度从紧财政政策,实行积极财政政策。从本质上考察,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属于扩张型财政政策,但不一般扩张,丽在特定环境下特殊扩张型财政政策.所说特定环境指我国1996年国民经济实现“软着陆”之后,1998年,社会供求态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一一形成有效需求不足.并且,在1996年到1998年7月,六次降低利率效果不明显条件下,采取以财政政策为主扩大内需宏观经济政策。 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具有下列特点: 一中央政府为调节经济总量和结构,而采取特定范围扩张型财政政策,其范围以国家财政投资为主体经济拉动,地方财政应确保收支平衡,不得层层扩张。 二主要扩张手段为发行国债、扩大财政赤字,增加基础设施投资以刺激经济增长,不同于发达国家增加财政支出和减少税收双重手段扩张型财政政策。 三具有明显生产性特征扩张型财政政策,以增加基础设施投资,直接促进经济增长,不同于发达国家增加公共物品支出,间接促进经济增长。 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有条件,综合考察有四条: (1)社会总供求失衡,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长较慢。这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必要条件。因为只有在有效需求不足,消费又难以启动经济时,才需要实行扩张财政政策。 (2)财政收入基础好和财政赤字不过大.这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客观基础和前提条件。因为国家财政收入没有一定基础,财政赤字已很大时,没有资金可投,无法实行积极财政政策。 (3)国债规模合理.这也制约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基本因素。因为增发国债有客观限制,如国债规模已过大,就无法靠发行国债实行积极财政政策。 (4)增加投资物质资源约束.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必须耗费一定物力、人力资源,如果没有这些条件,积极财政政策不会发挥作用。 总之,具备上述条件实行积极财政政策,上述条件变化了,就要改变或淡出积极财政政策。因此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应该一项中期政策,从1998年开始,到“十五”计划中后期逐步淡出为止。 财政政策工具主要有哪些,它们如何调节社会总体需求

点击查看答案
客服
TOP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