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使可靠性管理在电力生产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实现靠性管理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国家电网公司结合实际制定下发了()。
A、国家电网安监〔2011〕105号《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可靠性工作管理办法》
B、生企管[2006]11号《关于进一步明确电力可靠性评价规程有关统计规则的通知》
C、生企管[2006]87号《关于规范可靠性数据和报送工作的通知》
A、国家电网安监〔2011〕105号《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可靠性工作管理办法》
B、生企管[2006]11号《关于进一步明确电力可靠性评价规程有关统计规则的通知》
C、生企管[2006]87号《关于规范可靠性数据和报送工作的通知》
A、供电企业安全监督管理,面对电网系统、设备、人身全方位,涉及基本建设、运行维管、多种经营、信息等安全工作,确保安全、稳定与和谐,确保企业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实现。而电力可靠性管理,则是面对电网系统及设施,是实现生产安全管理工作细化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在“定性”管理的基础上可实现管理工作的量化 B、安全监督管理有着一套完整的工作规则和方法体系,可靠性管理的规则和方法也同样自成体系。两者的规则和评价方法虽不相同,但没有冲突和矛盾 C、国家电网公司在对企业绩效考核中,既有着安全考核指标,同样也有着可靠性的考核指标,只是考核的内容和角度各不相同 D、安全管理是安全监管部门的事,可靠性管理工作则是生产管理部门的事,两者相互独立没有关系 E、电力可靠性管理,是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补充和细化
A、对于研制中的产品使达到规定的可靠性指标 B、对于研制定型产品进行可靠性鉴定 C、对于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进行质量控制 D、对加工出的批量产品进行帅选把关 E、对于产品出场时的规格进行鉴定
A、安全性、可靠性不能满足现代电力系统高可靠性的要求 B、供电质量缺乏科学的保证 C、占地面积大,增加了征地投资 D、不适应电力系统快速计算和实时控制的要求 E、维护工作量大,设备可靠性差,不利于提高运行管理水平和自动化水平
A、电力可靠性管理,目前主要是以城市电网系统和输变电设施为统计、分析、研究和评价的对象,是实现安全管理目标的一个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与电力系统安全监督管理“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电网系统、设备和人身的稳定、可靠和安全,确保企业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实现”的目标相同,只是工作的侧重点不同 B、依据严谨的“事件状态分类及描述”,有着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即可宏观上做出整体的综合概括,又可实现各“状态”的具体量化分析 C、依据严谨的“事件状态分类及描述”,为保证统计数据完整、准确,对事件的描述有着相应的代码体系,以适应计算机的数据处理 D、通过可靠性指标的评价分析,可反映出规划设计、制造安装、运行维护等各环节的状况及影响程度,对实现全过程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E、可靠性的分析评价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有利于宏观控制,是企业确定发展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