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突触后膜α受体的阻断作用远大于阻断突触前膜α受体的药物是()。
A、哌唑嗪
B、阿替洛尔
C、普萘洛尔
D、酚妥拉明
A、哌唑嗪
B、阿替洛尔
C、普萘洛尔
D、酚妥拉明
A、阻断心脏β受体,减少心输出量 B、阻断肾小球旁器细胞的β1受体,减少肾素分泌 C、阻断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突触前β2受体,减少去甲肾上腺素释放 D、阻断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突触后β2受体,扩张血管 E、阻断中枢β受体,降低外周交感神经活性
A、A.突触前轴突末梢去极化 B、B.Ca2+由膜外进入突触小体内 C、C.突触囊泡释放递质,并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 D、D.突触后膜对Na+、K+,特别是对K+的通透性提高 E、E.突触后膜电位达到阔电位时,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
A、GABA在突触前神经细胞内合成后,贮存在突触小泡内,可以防止被细胞内其它酶系所破坏 B、释放的GABA可被突触后神经细胞内的氨基丁酸转氨酶降解而失活 C、GABA受体实际上也是横跨突触后膜的Cl-通道,能与GABA特异性结合 D、GABA与受体结合后,会导致C1-内流,进而导致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
A、局麻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Na+通道,阻碍Na+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B、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促进Cl-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C、局麻药和γ-氨基丁酸的作用效果和作用机理一致,都属于掏性神经递质 D、神经细胞兴奋时,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