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公司于2×15年12月31日取得某项固定资产,其初始入账价值为42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20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0。税法规定,对于该项固定资产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与会计估计相同。则2×17年12月31日该项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为()万元。
A、3920
B、3402
C、280
D、0
A、3920
B、3402
C、280
D、0
A、2×17年12月31日为可行权日 B、等待期内应当以每股16元的价格为基础确认成本费用和所有者权益 C、甲公司应当将该股份支付作为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 D、甲公司在2×17年12月31日之后需要依据市场价格的变化对已确认的成本费用和所有者权益总额进行调整
A、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的入账价值为5650万元 B、2×15年12月31日,应确认资产减值损失650万元 C、2×16年12月31日,应确认资产减值损失2450万元 D、2×17年12月31日,转回减值计入资产减值损失的金额为800万元
A、A.按照调整事项处理原则调整以前年度损益和其他相关项目 B、B.调整2008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 C、C.调整2008年12月31日利润表及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相关项目 D、D.调整2008年12月31日现金流量表正表相关项目
A、甲公司和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有关资料如下:
(1)甲公司2015年12月31日应收乙公司账款账面余额为10690万元,已计提坏账准备1140万元。由于乙公司连年亏损,资金周转困难,不能偿付应于2015年12月31日前支付的应付账款。经双方协商,于2016年1月1日进行债务重组。乙公司用于抵债资产的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如下:
单位:万元
甲公司减免扣除上述资产抵偿债务后剩余债务的60%,其余债务延期2年,每年按2%收取利息,利息于每年年末收取,实际年利率为2%。债务到期日为2017年12月31日。
(2)甲公司将取得的上述对丙公司股票投资仍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2016年6月30日其公允价值为795万元,2016年12月31日其公允价值为600万元(跌幅较大且为非暂时性下跌),2017年1月10日,甲公司将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对外出售,收到款项610万元存入银行。
(3)甲公司从债务重组中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剩余使用年限为50年,采用直线法摊销,无残值。
(4)2016年10月1日,甲公司将上述土地使用权对外出租,作为投资性房地产核算,并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租赁期开始日的公允价值为6000万元。合同规定每季度租金为100万元,于每季度末收取。
(5)2016年12月31日,收到第一笔租金100万元(假定出租业务不考虑增值税因素),当日,上述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6100万元。
(6)甲公司取得的库存商品仍作为库存商品核算。
假定:
(1)甲公司和乙公司每年6月30日和12月31日对外提供财务报告。
(2)不考虑所得税等其他因素。
A、甲公司和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有关资料如下:
(1)甲公司2015年12月31日应收乙公司账款账面余额为10690万元,已计提坏账准备1140万元。由于乙公司连年亏损,资金周转困难,不能偿付应于2015年12月31日前支付的应付账款。经双方协商,于2016年1月1日进行债务重组。乙公司用于抵债资产的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如下:
单位:万元
甲公司减免扣除上述资产抵偿债务后剩余债务的60%,其余债务延期2年,每年按2%收取利息,利息于每年年末收取,实际年利率为2%。债务到期日为2017年12月31日。
(2)甲公司将取得的上述对丙公司股票投资仍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2016年6月30日其公允价值为795万元,2016年12月31日其公允价值为600万元(跌幅较大且为非暂时性下跌),2017年1月10日,甲公司将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对外出售,收到款项610万元存入银行。
(3)甲公司从债务重组中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剩余使用年限为50年,采用直线法摊销,无残值。
(4)2016年10月1日,甲公司将上述土地使用权对外出租,作为投资性房地产核算,并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租赁期开始日的公允价值为6000万元。合同规定每季度租金为100万元,于每季度末收取。
(5)2016年12月31日,收到第一笔租金100万元(假定出租业务不考虑增值税因素),当日,上述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6100万元。
(6)甲公司取得的库存商品仍作为库存商品核算。
假定:
(1)甲公司和乙公司每年6月30日和12月31日对外提供财务报告。
(2)不考虑所得税等其他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