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纳税人应在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首个纳税申报期内,在申报环节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供备案材料 B、B.纳税人须提供《纳税人减免税备案登记表》,其中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优惠也需要报送资料,而不是通过填报申报表及其附表履行优惠备案手续 C、C.办税服务厅接收资料,核对资料是否齐全、是否符合法定形式、填写内容是否完整,符合的即时办结;不符合的当场一次性提示应补正资料或不予受理原因 D、D.提示纳税人,当提交的备案资料内容发生变化,如仍符合减免税规定,应在发生变化的次月纳税申报期内,向主管税务机关进行变更备案。如不再符合减免税规定,应当停止享受减免税,按照规定进行纳税申报
A、实行定期定额方式缴纳税款的纳税人,可以实行简易申报、简并征期等申报纳税方式 B、纳税人办理了延期纳税申报的,应当在纳税期内先预缴税款 C、纳税人享受定期减税、免税待遇的,在减税、免税期限内应当按照规定办理纳税申报 D、纳税人当期没有销售货物、提供劳务,没有取得应税所得的,不用进行纳税申报
A、纳税人合并时未缴清税款的,应由合并后的纳税人继续履行纳税义务 B、纳税人分立时未缴清税款的,分立后的纳税人对未履行的纳税义务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C、对欠缴税款的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执行的,税收管理员依法对合并或分立的纳税人依法采取强制执行 D、对欠缴税款的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执行的,税收管理员依法对合并或分立的纳税人依法采取税收保全措施
A、纳税人就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在境外实际缴纳的所得税税额 B、纳税人境外所得依照我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 C、纳税人境外所得依照所得来源国税法计算的应纳税额 D、纳税人当年全部所得依照我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纲税额
A、捐赠手段在必要时可以达到税收筹划的效果,从而收到既降低税收负担,又扩大纳税人的社会影响的效果 B、捐赠必须是间接捐赠。主要是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和其他社会公共事业及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 C、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外负担中扣除 D、纳税人发生的纯公益性捐赠支出可以在税前从应税所得额中全额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