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提问人:网友 发布时间: 【简答题】 海尔兼并青岛红星器厂 <br /> 1995年的青岛红星电器厂,拥有员工3240人,到95年6月,资产负债率高达143.65%资不抵债1.33亿元。红星有30年的历史,原来是一家手工作坊式的集体小企业,85年原名是煤气用具厂。80年代该厂抓住机遇,从白手起家到第一代大容量的洗衣机的定点生产厂,是国内最早最大的双桶洗衣机生产企业。该企业在80年代曾走在行业前列。但是,由于经营不善,到了1995年时,机构膨胀,人员臃肿。产品质量大幅下降,市场销量从全国第二位跌至第七位。许多工作人员对公司的管理有意见。在技术方面,不重视新产品开发,生产的产品品种单一,十几年不变,经营风险较大。连换四任经理,但均无起色,而且企业每况愈下,至1995年6月当月亏损已达750万元。 <br /> 1995年7月4日,在青岛市政府的支持下,红星厂整体划归海尔,连同所有的债务。 <br /> 海尔对红星厂的改造分两步走:首先,在海尔企业文化中心的指导下,教育新员工接受海尔的企业文化,从原咨询认证中心派出质量控制人员。第二步,提高工作效率,海尔派出质量保证体系审核小组检查工厂的所有环节。 <br /> 海尔集团认为盘活资产关键在于盘活人,要“以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所以张瑞敏相信他找到了改变原红星员工观念的捷径:“我们大力宣传海尔的文化价值及行为规范,当然,最大的困难是让他们认识并统一到海尔企业文化的目标上来”。 <br /> 在给新员工做过几次介绍海尔企业文化的发言之后,企业文化中心主任认为,对兼并的企业重要工作是“你告诉他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下一步就是找出好的和坏的行为例子,并将其转化为《海尔人》报纸上的故事,这样员工们就能记住和讨论。 <br /> 虽然原红星电器公司已到了难以维持之际,但管理人同和一部分工人对海尔的兼并仍有抵触情绪。红星的销售人员早已沉沦,毫无改变工厂面貌之意。按他们中一员的说法,一到“淡季”(即6月到9月这段时间),几个月就闲着没事干,只是空等待,而不直接到销售点去。“销售人员必须彻底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海尔领导认为。 <br /> 红星的105位中层干部形成中一个挑战。由于没有明确的职责,他们行事既不准确也缺乏责任心。其结果是公司内部形成臃肿的小官僚圈子,一些不对企业负责,不对市场负责,而是拉关系谋私利 查看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