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应不留或少留施工缝 B、B.后浇带的断面形式可留成平直缝或阶梯缝 C、C.后浇带应优先选用补偿收缩的混凝土 D、D.后浇带注后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E、E.高层建筑的后浇带应在结构顶板浇筑混凝土14天后,再施工后浇带
A、后浇缝位置应设于受力和变形较大处 B、后浇带可做成平直缝、阶梯形或楔形缝 C、后浇混凝土施工应在其两侧混凝土龄期达到28d后进行 D、应采用补偿收缩防水混凝土 E、后浇带间距宜为30~60m
A、后浇带既可解决沉降差又可减少收缩应力的在工程中引起的裂缝 B、后绕带的宽度常为800-1200mm C、在有防水要求的部位设置后浇带,应考虑止水带构造 D、后浇带部位填充的混凝土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
A、某多层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柱混凝土C40,梁板混凝土C30。房屋中部设计要求留设一条0.8m宽的后浇带,采用钢管扣件模架,竹胶合板模板。相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条款摘录如下: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0年版)
4.3.1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表4.3.1的规定。
表4.3.1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