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土的粒度成分的试验中,叙述错误的是()
A、土的颗粒分析试验包括筛析法和水析法两种
B、其中水析法适用于粒径小于0.002mm的土样,依据测试手段的不同,水析法又可分为比重计法和移液管法
C、甲种比重计所给出的刻度数表示20℃时每1000ml悬液中土质量的克数
D、乙种比重计所给出的刻度数表示20℃悬液的比重值
A、土的颗粒分析试验包括筛析法和水析法两种
B、其中水析法适用于粒径小于0.002mm的土样,依据测试手段的不同,水析法又可分为比重计法和移液管法
C、甲种比重计所给出的刻度数表示20℃时每1000ml悬液中土质量的克数
D、乙种比重计所给出的刻度数表示20℃悬液的比重值
A、本试验的目的是测定土的颗粒比重,它是土的物理性质基本指标之一 B、本试验法适用于粒径小于5mm的土 C、试验前应将比重瓶洗净、烘干、称重,并对其在不同温度下的实际容积进行标定 D、试验中对含有一定量可溶盐、不亲性胶体或有机质的土,必须用蒸馏水测定,并用真空抽气法排除土中气体
A、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现场测定细粒土、砂类土和砾类土的密度 B、在测定细粒土的密度时,可以采用Φ100mm的小型灌砂筒,如试样的最大粒径超过15mm,则应相应增大灌砂筒和标定罐的尺寸 C、量砂采用粒径为0.25~0.5mm清洁干燥的均匀砂,应先烘干并放置足够时间,使其与空气的湿度达到平衡 D、试验前标定罐的容积采用已制备好的量砂进行标定
A、A.土颗粒组成特征应以土的级配指标的不均匀系数Cu和曲率系数Cc表示 B、B.不均匀系数Cu反映粒径分布曲线上的土粒分布范围 C、C.曲率系数Cc反映粒径分布曲线上的土粒分布性状,其值越大,表明级配越良好 D、D.细粒土应根据塑性图分类。土的塑性图是以液限WL为横坐标、塑性指数Ip为纵坐标构成的
A、A.土的抗剪强度是指土具有抵抗剪切破坏的极限强度 B、B.是评价地基承载力、边坡稳定性、计算土压力的重要指标 C、C.无黏性土的抗剪强度和剪切面上的正压力成反比 D、D.黏性土和粉土的抗剪强度不仅与摩擦阻力有关,还与土颗粒间的黏聚力有关
A、土的塑性指数越大,表示土处于塑性状态的含水量范围越大 B、土颗粒能结合的水越多(如细颗粒黏土成分多),塑性指数越大 C、液性指数越大,则土中天然含水量越高,土质越软 D、土的塑性指数是指黏性土的天然含水量和土的塑限的差值 E、土的液性指数是土体液限和塑限的差值
A、A.土的塑性指数越大,表示土处于塑性状态的含水量范围越大 B、B.土颗粒能结合的水越多(如细颗粒黏土成分多),塑性指数越大 C、C.液性指数越大,则土中天然含水量越高,土质越软 D、D.土的塑性指数是指黏性土的天然含水量和土的塑限的差值 E、E.土的液性指数是土体液限和塑限的差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