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治疗吸收剂量校准的主要方法是()
A、量热法
B、化学剂量计法
C、电离室法
D、热释光法
E、胶片法
A、量热法
B、化学剂量计法
C、电离室法
D、热释光法
E、胶片法
A、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 B、从常规180一200cGy剂量开始,逐渐加量 C、从较大剂量300~400cGy开始,逐渐改为常规剂量 D、采用超分割放射治疗 E、一直采用低分割、大剂量放射治疗
A、标准治疗条件的肿瘤患者中,治疗后5年,因放射治疗造成严重放射损伤的患者为5%的损伤剂量 B、标准治疗条件的肿瘤患者中,治疗后5年,因放射治疗造成严重放射损伤的患者为95%的损伤剂量 C、标准治疗条件的肿瘤患者中,治疗后5年,因放射治疗造成严重放射损伤的患者不超过5%的损伤剂量 D、标准治疗条件的肿瘤患者中,治疗后5年,因放射治疗造成严重放射损伤的患者超过5%的损伤剂量 E、治疗后5年,达到95%的肿瘤控制率所需要的放疗剂量
A、指定病变的精确治疗剂量和分次治疗方案 B、可以对患者的全身进行相对均匀(±10%)的剂量照射 C、是一种特殊的放射治疗技术,主要用于对患者全身的皮肤进行照射而不伤及其他的器官 D、是一项特殊的放射治疗技术,用以对手术暴露出的内部器官,肿瘤或瘤床进行单次大剂量(10-20Gy)的照射 E、将放射源放置直肠腔内的放射治疗
A、定义了电离室空气吸收剂量校准因子ND B、不再使用Cλ和CE转换因子 C、引入了相对不同能量X(γ)射线和电子束的质量阻止本领 D、引入了相对不同能量X(γ)射线和电子束的扰动因子 E、用IAEA方法测量结果与量热法、化学剂量计方法的结果比较差别大于1%
A、定义了电离室空气吸收剂量校准因子ND B、不再使用Cλ和CE转换因子 C、引入了相对不同能量X(γ)射线和电子束的质量阻止本领 D、引入了相对不同能量X(γ)射线和电子束的扰动因子 E、用IAEA方法测量结果与量热法、化学剂量计方法的结果比较差别大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