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配置台动态模式修改信道类型,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修改跳频小区的载频信道类型时,需要将这个小区先修改为不跳频,之后才能修改该小区下的载频信道类型
B、修改小区的载频信道类型可能引起基站复位,这是由于Abis接口时隙重新排列的结果
C、不允许修改两时隙载频的奇信道,这是两时隙扩展小区数据配置本身的约束
D、修改主BCCH信道类型或将别的载频信道类型修改为主BCCH,将四级复位基站
A、修改跳频小区的载频信道类型时,需要将这个小区先修改为不跳频,之后才能修改该小区下的载频信道类型
B、修改小区的载频信道类型可能引起基站复位,这是由于Abis接口时隙重新排列的结果
C、不允许修改两时隙载频的奇信道,这是两时隙扩展小区数据配置本身的约束
D、修改主BCCH信道类型或将别的载频信道类型修改为主BCCH,将四级复位基站
A、在动态设定中出现超时,整个动态设定步骤未完成,必须在当前界面下重新点击“启动在线动态设定主机”,保证在整个操作过程有一个成功的结果 B、如果是遇到Windows操作系统弹出带红叉的提示的异常情况,不必先退出自动配置台,只要核对数据是否正确后,再进行与上次操作完全一致的操作即可成功 C、如果在设定时点击动态设定取消按钮,不需退出自动配置台,只需在当前界面下重新点击“启动在线动态设定主机”,保证在整个操作过程有一个成功的结果 D、如果是遇到其他异常情况,如在自动数据配置台的浏览模式发现数据已变为单模块数据(GBSC为多模块局),此时不能进行设定,必须恢复数据后再操作。反馈问题给技术支持人员
A、根据是否启用链路聚合控制协议分为手工负载分担模式链路聚合和LACP协议链路聚合两种 B、动态LACP模式下所有活动接口都参与数据的转发,分担负载流量,因此成为负载分担模式 C、静态LACP模式下,Eth-Trunk的建立,成员接口的加入,都是由手工配置完成的,但与手工负载分担模式链路聚合不同的是,该模式下LACP协议报文参与活动接口的选择 D、动态LACP模式下,Eth-Trunk的建立,成员接口的加入,活动接口的选择需要手工配置
A、K3043:CELL_TCH_SEIZ_SUCC_RATE B、∑[信道可用平均数目(TCH)]/∑[信道动态配置平均数目(SDCCH)] C、∑[信道可用平均数目(SDCCH)]/∑[信道动态配置平均数目(TCH)] D、∑[信道可用平均数目(TCH)]/∑[信道动态配置平均数目(TCH)]
A、卸载数据库配置程序后重新安装 B、通过查找系统注册表方式来获取数据库配置程序密码 C、通过修改业务台中zxm10.ini文件来恢复数据库配置程序密码 D、通过修改数据库中Safe表中的记录来恢复数据库配置程序密码
A、物理层向高层提供数据传输服务,可以通过MAC子层并使用传输信道来接入这些服务 B、传输信道的作用是描述信息是如何通过无线接口传输的 C、MAC提供不同的逻辑信道给层2的无线链路控制(RLC)子层 D、逻辑信道的作用是表征传输的消息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