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系统安全及数据安全管理中,由于系统软件故障引起的()等数据在采集过程中数据丢失或传输错误,未及时发现故障、发现故障现象未及时反馈到省公司,属于违章行为。
A、无线抄表、负荷终端
B、载波抄表、传输终端
C、采集终端、远程抄表
A、无线抄表、负荷终端
B、载波抄表、传输终端
C、采集终端、远程抄表
A、应根据业务需求和安全分析确定应用软件的访问控制策略,用于控制分配数据、信息、文件及服务的访问权限 B、应对应用软件账户进行分类管理,权限设定应当遵循最方便使用授权要求 C、应用软件废弃时,应确保系统中的所有数据被有效转移或可靠销毁,并确保系统更新过程是在一个安全、系统化的状态下完成 D、应用软件正式投入运行后,应指定专人对应用软件进行管理,删除或者禁用不使用的系统默认账户,更改默认口令
A、对于系统中采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其它基础软件和工具软件,应避免系统安全漏洞,降低攻击者入侵系统的可能性。业务应用系统软件应能阻止非授权访问。对于以数据库形式存放的各类信息资源,要重点保护其安全性,加强访问控制以及安全审计 B、保护各种主机(服务器、桌面机等)的操作系统的安全。各种主机(服务器、桌面机等)要求能够抵抗各种入侵,防止病毒侵袭,要防止人为原因(如配置和管理不当)造成的系统安全漏洞。避免单点故障,要求对重要设备采取必要的备份措施 C、需要对计算机、网络设备、环境和介质采用严格的防护措施,确保其为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支持,防止由于物理原因造成的信息的丢失和破坏。 D、要求保障网络边界安全。要求具有完善的网络管理能力和网络防病毒能力。局域网环境、与外界连接的边界区域等要具有防止和抵抗外来入侵的能力。
A、由于在实际渗透测试过程中存在不可预知的风险,所以测试前要提醒用户进行系统和数据备份,以便出现问题时可以及时恢复系统和数据 B、渗透测试从“逆向”的角度出发,测试软件系统的安全性,其价值在于可以测试软件在实际系统中运行时的安全状况 C、渗透测试应当经过方案制定、信息收集、漏洞利用、完成渗透测试报告等步骤 D、为了深入发掘该系统存在的安全威胁,应该在系统正常业务运行高峰期进行渗透测试
A、应用软件的开发应严格按照系统的需求说明书和设计说明书进行 B、应用软件的开发能在任何的开发环境中进行 C、开发人员不得对外泄露开发内容、程序及数据结构 D、对于处于运维阶段的应用软件,在进行二次开发时,需要考虑开发时对于现有系统的影响,在系统升级时,应该制订相应的安全预案,保证系统升级时不能影响原有系统的正常运行
A、对软件需求分析中缺乏对安全需求、安全质量的定义,导致软件设计中缺乏与安全需求对应的安全功能与安全策略 B、对软件设计中缺乏安全方面的考虑,设计了不安全或没有很好的权限与能力限制的功能,或者缺乏对应安全需求的安全功能、安全策略设计 C、软件的代码编制过程中,由于开发人员对安全缺乏理解及相关知识,或者失误,导致了错误的逻辑或者为对数据进行过滤和检查,或者对自身权限的限制 D、在软件的测试过程中,由于开发测试人员缺乏对安全使用软件的理解,使用了非常规的操作方法,导致了错误的逻辑或突破了权限的限制
A、操作系统安装完成后安装最新的安全补丁,确保操作系统不存在可被利用的安全漏洞 B、为了方便进行数据备份,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时只使用一个分区c,所有数据和操作系统都存放在c盘 C、操作系统上部署防病毒软件,以对抗病毒的威胁 D、将默认的管理员账号Administrator改名,降低口令暴力破解攻击的发生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