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桩深度的说法,正确的有()。
A、摩擦桩应以设计桩长控制成孔深度
B、摩擦桩采用锤击沉管法成孔时,桩管人土深度控制应以贯人度为主,以标高控制为辅
C、端承型桩采用钻(冲)、挖掘成孔时,应以设计桩长控制成孔深度
D、端承型桩采用锤击沉管法成孔时,桩管人土深度控制应以贯入度为主,以标高控制为辅
E、端承摩擦桩必须保证设计桩长及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
A、摩擦桩应以设计桩长控制成孔深度
B、摩擦桩采用锤击沉管法成孔时,桩管人土深度控制应以贯人度为主,以标高控制为辅
C、端承型桩采用钻(冲)、挖掘成孔时,应以设计桩长控制成孔深度
D、端承型桩采用锤击沉管法成孔时,桩管人土深度控制应以贯入度为主,以标高控制为辅
E、端承摩擦桩必须保证设计桩长及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
A、施工人员通过调平钻杆,以转盘水平来保证钻杆垂直度。 B、施工人员通过调平钻台,以转盘水平来保证钻杆垂直度。 C、施工人员通过调平转盘,以转盘水平来保证钻杆垂直度。 D、旁站监理用水平尺及吊线双向检查垂直度,以保证桩体的垂直
A、检测桩的成桩龄期一般应达到28d。在特殊情况下,施工单位可申请进行14d龄期的检测,经指挥部批准后进行检测 B、龄期小于28天的桩,所测强度值可换算为28d龄期强度,如不合格,28d龄期时施工单位可申请复测 C、检测单位根据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提供的桩位图和施工记录等资料,随机选定检测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预 D、桩长较短时(小于等于15m时),每根桩至少应取三个芯样(上、中、下)。桩长较长时(超过20m),每隔10m应取一个芯样
A、黏性土中的打入桩,其桩侧摩阻力沿深度分布的形状,通常近似于抛物线,在桩顶处摩阻力等于零,桩身中段处的摩阻力比桩的下段大 B、钻孔灌注桩由于施工方法与打入桩不同,其摩阻力的分布也不相同,通常沿桩长的分布比较均匀 C、在砂性土中打桩时,桩侧摩阻力的变化与砂土的初始密度有关,如密实砂性土有剪胀性会使摩阻力出现峰值后有所下降 D、在饱和黏性土中打桩,成桩过程使桩侧土受到挤压、扰动、重塑,产生超孔隙水压力,土的抗剪强度降低,桩侧摩阻力变小
A、A.宜选用含泥砂量小于10%、粒径l9~63mm的碎石或砾石作桩料。 B、B.应进行成桩试验,确定控制水压、电流和振冲器的振留时间等参数。 C、C.应分层加入碎石(砾石)料,观察振实挤密效果,防止断柱、缩颈。 D、D.桩距、柱长、灌石量等应符合设计规定。 E、E.应根据成桩方法选定填砂的含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