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税收和税法的概念角度出发,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税收分配的客体是社会剩余产品,税收不能课及C但可以课及V部分
B、税法的调整对象是税务机关与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之间的关系
C、征税的主体是税务机关,除了税务机关之外,任何机构和团体都无权征税
D、我国制定税法主体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政机关
A、税收分配的客体是社会剩余产品,税收不能课及C但可以课及V部分
B、税法的调整对象是税务机关与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之间的关系
C、征税的主体是税务机关,除了税务机关之外,任何机构和团体都无权征税
D、我国制定税法主体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政机关
A、新法优于旧法原则属于税法的适用原则 B、税法主体的权利义务必须由法律加以规定.这体现了税收法定原则 C、税法的原则反映税收活动的根本属性.包括税法基本原则和税法适用原则 D、税法适用原则中的法律优位原则明确了税收法律的效力高于税收行政法规的效力
A、税法的调整对象是税收分配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B、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点,其中强制性是其核心 C、税收所反映的分配关系要通过法的形式才得以实现 D、税法是以规定纳税义务为核心构建的,任何人都不能随意变更或违反法定纳税义务
A、税收法定主义的功能偏重于保持税法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B、经济上的税收公平不具备强制约束力,仅作为制定税法的参考 C、实质课税原则的意义在于防止纳税人偷税和避税 D、税法公平原则赋予纳税人既可以要求实体利益上税收公平,也可以要求程序上税收公平的权力
A、税法司法解释是由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作出的共同解释 B、在我国,税法的司法解释限于税收犯罪范围,占整个税法解释的比重很小 C、税法是税收根本职能得以实现的法律保障 D、税法是监督管理经济活动的有力武器 E、国际税法不属于我国税法的组成部分
A、税法大量借用了民法的概念和规则 B、税法调整的手段具有综合性;民法的调整手段较单一,主要是以民事手段为主 C、民事纠纷和税收纠纷均可以适用调解原则 D、民事纠纷和税收纠纷均可以适用相同的诉讼程序解决 E、税法调整手段更多的是行政处罚和刑罚手段
A、国际税法是指调整在国家与国际社会协调相关税收过程中所产生的国家涉外税收征纳关系和国家间税收分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B、国际税法的调整对象就只是国家与涉外纳税人之间的涉外税收征纳关系 C、国际税法是国际法的特殊组成部分,一旦得到一国政府和立法机关的法律承认,国际税法的效力高于国内税法 D、国际税法的重要渊源是国际税收协定,其最典型的形式是“OECD范本”和“联合国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