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事项可以体现《政府采购法》的立法目标。
A、全国政府采购规模由2002年的1009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13万亿元,累计节约财政资金6600多亿元
B、10年来,以公开竞争为核心、以“管采分离”机制为支撑的政府采购制度体系逐步完善,有效规范了政府部门的采购行为
C、10年来,推动节能减排的采购政策成效初显,强制采购节能产品制度基本建立,节能环保清单管理不断优化
D、10年来,政府采购监管方式不断创新,规范了市场秩序,积极发挥源头治腐作用
A、全国政府采购规模由2002年的1009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13万亿元,累计节约财政资金6600多亿元
B、10年来,以公开竞争为核心、以“管采分离”机制为支撑的政府采购制度体系逐步完善,有效规范了政府部门的采购行为
C、10年来,推动节能减排的采购政策成效初显,强制采购节能产品制度基本建立,节能环保清单管理不断优化
D、10年来,政府采购监管方式不断创新,规范了市场秩序,积极发挥源头治腐作用
A、全国政府采购规模由2002年的1009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13万亿元,累计节约财政资金6600多亿元 B、10年来,以公开竞争为核心、以“管采分离”机制为支撑的政府采购制度体系逐步完善,有效规范了政府部门的采购行为 C、10年来,推动节能减排的采购政策成效初显,强制采购节能产品制度基本建立,节能环保清单管理不断优化 D、10年来,政府采购监管方式不断创新,规范了市场秩序,积极发挥源头治腐作用
A、A.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的部分,适用政府采购法及本条例(《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 B、B.使用非财政性资金采购的部分,不适用政府采购法及本条例(《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 C、C.使用非财政性资金采购的部分,应参照适用政府采购法及本条例(《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 D、D.财政性资金与非财政性资金无法分割采购的,统一适用政府采购法及本条例(《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
A、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的部分,适用政府采购法及本条例 B、使用非财政性资金采购的部分,不适用政府采购法及本条例 C、使用非财政性资金采购的部分,应参照适用政府采购法及本条例 D、财政性资金与非财政性资金无法分割采购的,统一适用政府采购法及本条例
A、需获得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人民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的批准,同时按照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在省级以上财政部门指定媒体上公示 B、无需获得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人民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的批准,也不用按照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在省级以上财政部门指定媒体上公示 C、无需获得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人民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的批准,但需按照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在省级以上财政部门指定媒体上公示 D、需获得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人民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的批准,但不用按照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在省级以上财政部门指定媒体上公示
A、需获得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人民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的批准,同时按照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在省级以上财政部门指定媒体上公示。 B、无需获得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人民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的批准,也不用按照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在省级以上财政部门指定媒体上公示。 C、无需获得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人民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的批准,但需按照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在省级以上财政部门指定媒体上公示。 D、需获得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人民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的批准,但不用按照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在省级以上财政部门指定媒体上公示。
A、中标或者成交后无正当理由拒不与采购人签订政府采购合同 B、未按照采购文件确定的事项签订政府采购合同 C、将政府采购合同转包 D、与采购人协商将政府采购合同分包 E、擅自变更、中止或者终止政府采购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