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适应不同网络规模,将IP地址分为A,B,C三类,其中B类IP地址的第一字节范围为()
A、1---127
B、128---191
C、128---198
D、128---193
A、1---127
B、128---191
C、128---198
D、128---193
A、地址格式不同 B、IP 地址组成结构不同 C、地址自动配置技术不同 D、网络规模不同 E、使用的用户不同
A、 一个IP 网络中不能有两个主机采用相同的IP 地址 B、 如果在网络中使用了支持地址重叠的MPLS/VPN 技术,建议将不同VPN 内使用相同的地址段 C、 连续地址在层次结构网络中易于进行路径叠合,大大缩减路由表,提高路由算法的效率 D、 地址分配在每一层次上都要留有余量,这样在网络规模扩展时能保证地址叠合所需的连续性
A、IP地址使用TCP/IP协议的网络中在网络层标识某台主机或接口的标识符 B、IP地址二进制为48位 C、IP地址又分为公有地址和私有地址,一般在局域网中规划使用私有地址 D、一个IP地址中主机ID全部为0时表示该网络的广播地址
A、A.NAT能将一个公开的IP地址划分为多个子地址 B、B.NAT够动态地为各个主机分配这个公开的IP地址 C、C.NAT能够用同一个公开的IP地址和不同的子网地址来区分不同的主机 D、D.NAT能够用同一个公开的IP地址和不同的端口地址来区分不同的主机
A、用于将公有IP地址转换为私有IP地址 B、私有网络在实施NAT时,需向外部网络通告其地址和内部拓扑 C、NAT可分为静态NAT和动态NAT两类 D、NAT功能既可以部署在网络硬件设备上,也可以部署在各种软件代理服务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