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体中射野中心轴上任意一点的散射线剂量率与空间同一点模体中射野中心轴上最大剂量点处有效原射线剂量率之比是()
A、模体散射因子
B、模体输出因子
C、组织模体比
D、模体组织空气比
E、散射最大剂量比
A、模体散射因子
B、模体输出因子
C、组织模体比
D、模体组织空气比
E、散射最大剂量比
A、百分深度剂量表示的是体模内射野中心轴上任意一点的剂量率与参考深度处的剂量率之比 B、组织空气比表示的是体模内射野中心轴上某点的剂量率与射野中心轴上同一点的"空气中小质量的水的剂量率"之比 C、组织模体比表示的是空气中中心轴上任意一点的剂量率与空间同一点模体育中射野中心轴上参考深度处的同一射野的剂量率之比 D、准直器散射因子表示的是射野在空气中的剂量率与参考射野(一般为10cm×10cm)在空气中的剂量率之比 E、总散射因子表示的是射野在模体中的剂量率与参考射野(一般为10cm×l0cm)在模体中的剂量率之比
A、A.散射最大剂量比:为体膜内射野中心轴上任一深度处的散射线剂量与空间同一点体膜内原射线之比 B、B.组织空气比:为体膜内射野中心轴上任一点的吸收剂量率与移去体膜偶空间同一点在自由空气中的小体积组织内的吸收剂量率之比 C、C.组织体模比:为体膜内射野中心轴上任一点吸收剂量率与空间同一点体膜中参考点吸收剂量率之比 D、D.组织最大剂量比:为体膜内射野中心轴上任一点吸收剂量与空间同一点空气中最大剂量点处的吸收剂量率之比 E、E.反射因子:为体膜内射野中心轴上最大剂量点的吸收剂量与空气中该点吸收剂量率之比
A、A.射野中心轴上剂量分布的情况 B、B.垂直于射野中心轴剂量分布的情况 C、C.模体中百分深度剂量相同的点的连线 D、D.同一深度处,模体内剂盖的分布 E、E.射野内剂量分布的均匀性
A、使用楔形板通常包括物理楔形板和动态楔形板 B、动态楔形板就是采用一个60°的物理楔形板和开野来合成0°~60°楔形角范围的楔形板 C、物理楔形板可改变射线质,使得6~10MeV的射线变硬,15MeV以上的射线变软 D、楔形因子定义为水模体中射野中心轴上最大剂量深度处有和没有楔形板的剂量之比 E、楔形角定义为正常入射的射线束在水中给定深度处等剂量曲线在射野中心轴上的倾斜角度
A、指从放射源(或X射线靶)射出的原始X(γ)光子 B、它的剂量等于总吸收剂量与散射剂量之差 C、有效原射线剂量包括原射线与准直系统相互作用产生的散射线光子 D、有效原射线剂量不包括原射线与准直系统相互作用产生的散射线光子 E、它在模体中任意一点的注量遵从平方反比定律和指数衰减定律
A、A.射野中心轴与颅底线呈一定角度 B、B.射野中心轴与颅底线平行向上1.5CM C、C.射野中心轴与听眦线重合 D、D.射野中心轴过听眦线前1/3处并呈一定夹角 E、E.射野中心轴与听眦线平行向上4CM
A、A.50%等剂量线同垂直于水平线的直线之间的夹角 B、B.50%等剂量线同射野中心轴之间的夹角 C、C.50%等剂量线同垂直于射野中心轴的直线之间的夹角 D、D.50%等剂量线同体表曲线之间的夹角 E、E.50%等剂量线同水平线之间的夹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