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混凝土搅拌、养护、温度、混凝土强度评定 B、混凝土运输、养护、外观、混凝土强度评定 C、混凝土浇筑、养护、外观、混凝土强度评定 D、混凝土搅拌、洒水、外观、混凝土强度评定
A、浇筑混凝土应尽可能直接入仓,其自由跌落(垂直或倾斜的)距离不应大于1.2m;严禁采用导致集料分离的方式浇筑混凝土 B、无论何种原因造成的混凝土损坏和混凝土内有蜂窝、裂缝或其他缺陷,以及因有表面凹陷而不合格的混凝土承包商均应按规范要求自费清除或进行修补 C、围岩较差地段的衬砌,应向围岩较好地段延伸,一般延伸长度为5m D、整体式衬砌施工中,在对衬砌有不良影响的硬、软岩层分界处,应设置沉降缝;Ⅰ、Ⅱ类围岩洞口约50m范围内必要时可每隔10m左右设置沉降缝 E、衬砌浇筑10-20h后应进行养护,一般应连续养护7-14d;寒冷地区养护时,应做好衬砌的防寒保温措施
A、浇制完后10小时内,开始浇水养护 B、干燥有风天气和炎热天气,在基础浇制完后3小时,开始浇水养护 C、混凝土的浇水养护日期:普通硅酸盐和矿渣硅酸盐水泥浇制的混凝土不少于3昼夜,在特别炎热干燥的地区应加长浇水养护日期,期限应经试验确定 D、采用养护剂时,必须在拆模后立即涂刷,涂刷后不再浇水养护
A、细石混凝土应注意防止混凝土分层离析。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应少于4min B、振捣用平板振捣器振捣至表面泛浆为止。在分格缝处,应在两侧同时浇筑混凝土后再振,以免模板移位,浇筑中用2m靠尺检查,混凝土表面刮平、抹压 C、表面处理表面应刮平,用铁抹子压光压实,达到平整并符合排水坡度要求。抹压时严禁在表面洒水、加水泥浆或撒干水泥。当混凝土初凝后,提出分格缝模板并修整。混凝土收水后应进行二次表面压光,或在终凝前三次压光 D、混凝土浇筑12~24小时后应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4d,养护方法采用淋水、覆盖砂、锯末、草帘或涂刷养护剂等。养护初期屋面不允许上人
A、现有下列混凝土工程,请分别选用合适的水泥品种,并说明理由。 B、①大体积混凝土工程 C、②采用湿热养护的混凝土构件 D、③高强度混凝土工程 E、④严寒地区受到反复冻融的混凝土工程 F、⑤与硫酸盐介质接触的混凝土工程 H、⑥有耐磨要求的混凝土工程 I、⑦高炉基础 J、⑧道路工程
A、为提高混凝土构件的耐久性,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结构表层混凝土的密实性、均匀性和良好的养护,确保保护层厚度的准确性和均匀性,有效控制混凝土裂缝的出现 B、混凝土分段或分块施工时,为减少新浇筑混凝土硬化收缩过程中的约束拉应力和开裂,施工缝和混凝土的浇筑顺序可以随意设置 C、混凝土结构表层的耐久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养护过程的湿度和温度控制,混凝土的发热阶段,最好的方法是喷雾养护,避免表面干湿循环和温度骤然变化,洒水养护不得形成干湿循环 D、混凝土入模后,内部最高温度不应高于70℃,任意时间内部与表面温差不大于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