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水平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然后铺设净浆或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等材料,再铺30-50mm厚的1:1水泥砂浆,并应及时浇筑混凝土 B、B.垂直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清理干净,再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或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并应及时浇筑混凝土 C、C.遇水膨胀止水条(胶)应与接缝表面密贴 D、D.选用的雨水膨胀止水条(胶)应具有缓胀性能,7d的净膨胀率不宜大于最终膨胀率的50%,最终膨胀率宜大于200%
A、A.水平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然后铺设净浆或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等材料,再铺30-50mm厚的1:1水泥砂浆,并应及时浇筑混凝土 B、B.垂直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清理干净,再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或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并应及时浇筑混凝土 C、C.遇水膨胀止水条(胶)应与接缝表面密贴 D、D.选用的雨水膨胀止水条(胶)应具有缓胀性能,7d的净膨胀率不宜大于最终膨胀率的50%,最终膨胀率宜大于200%
A、A、自然式水池的池底如为非渗透性的土壤,应先敷以粘土,弄湿后捣实,其上再铺砂砾 B、B、依情况不同加以处理。如基土稍湿而松软时,可在其上铺以厚10cm的砾石层,并加以夯实,然后浇灌混凝土垫层 C、C、在绑扎钢筋时,应详细检查钢筋的直径、间距、位置、搭接长度、上下层钢筋的间距、保护层及埋件的位置和数量,看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上下层钢筋均应用铁撑(铁马凳)加以固定,使之在浇捣过程中不发生变化。 D、D、池壁为现浇混凝土时,底板与池壁连接处的施工缝可留在基础上20cm处。施工缝可留成台阶形、凹糟形、加金属止水片或遇水膨胀橡胶带
A、墙体水平施工缝应留设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250mm的墙体上 B、拱、板与墙结合的水平施工缝,宜留在拱、板与墙交接处以下150mm~300mm处 C、预埋注浆管应设置在施工缝断面中部,注浆管与施工缝基面应密贴并固定牢靠,固定间距宜为150mm~200mm D、遇水膨胀止水条采用搭接连接时,搭接宽度为25mm
A、结构变形或管道伸缩量较小时,穿墙管可不设套管,穿墙管直接埋入混凝土内。 B、穿墙管外应加焊止水环或环绕遇水膨胀止水圈,并应在迎水面预留凹槽,槽内应采用密封材料嵌填密实。 C、如结构变形或管道伸缩量较大或有更换要求时,应在穿墙管外加设套管,套管外加焊止水环,穿墙管与套管间应填塞密封材料。 D、如穿墙管线较多,且相对集中时,应采用预埋穿墙盒的方法。
A、金属止水环应与主管或套管满焊密实 B、采用套管式穿墙防水构造时,翼环与套管应满焊密实 C、施工前套管内外表面不需清理干净 D、相邻穿墙管的间距应大于300mm E、采用遇水膨胀止水圈的穿墙管,管径宜小于5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