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流脑疫苗接种,下列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流脑疫苗是灭活疫苗
B、流脑疫苗全程共接种4剂次
C、儿童6-18月龄接种2剂次A群流脑疫苗,2剂次间隔时间不少于3个月
D、2周岁和6周岁各接种1剂次A+C群流脑疫苗
A、流脑疫苗是灭活疫苗
B、流脑疫苗全程共接种4剂次
C、儿童6-18月龄接种2剂次A群流脑疫苗,2剂次间隔时间不少于3个月
D、2周岁和6周岁各接种1剂次A+C群流脑疫苗
A、A.无法确定是否感染HIV的儿童,出生后暂缓接种卡介苗、口服脊灰疫苗 B、B.如经医疗机构诊断,未出现HIV相关症状,可接种麻腮风疫苗、麻风疫苗、麻腮疫苗 C、C.如出现了HIV相关症状或免疫抑制症状,不可接种乙肝疫苗、A群流脑疫苗和A+C群流脑疫苗可按照免疫程序接种 D、D.如出现了HIV相关症状或免疫抑制症状,可接种乙脑灭活疫苗、甲肝灭活疫苗和无细胞百白破疫苗
A、HIV阳性儿童可以接种卡介苗、口服脊灰疫苗 B、如经医疗机构诊断,未出现了HIV相关症状或免疫抑制症状,可接种麻腮风疫苗、麻风疫苗、麻腮疫苗 C、乙肝疫苗、A群流脑疫苗和A+C群流脑疫苗可按照免疫程序接种 D、接种免疫规划疫苗时,应使用乙脑灭活疫苗、甲肝灭活疫苗和无细胞百白破疫苗
A、HIV阳性儿童可以接种卡介苗、口服脊灰疫苗 B、如经医疗机构诊断,未出现了HIV相关症状或免疫抑制症状,可接种麻腮风疫苗、麻风疫苗、麻腮疫苗 C、乙肝疫苗、A群流脑疫苗和A+C群流脑疫苗可按照免疫程序接种 D、接种免疫规划疫苗时,应使用乙脑灭活疫苗、甲肝灭活疫苗和无细胞百白破疫苗
A、用于流脑疫苗、流脑A+C、麻疹疫苗、风疹疫苗和腮腺炎疫苗 B、接种部位为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 C、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表面成30~40°角 D、快速刺入皮下约至针头长度的1/3~2/3,放松皮肤,左手固定针管,回抽无血后,注入疫苗
A、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风疫苗、甲肝疫苗<12月龄完成 B、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基础免疫各剂次的间隔时间应≥28天 C、免疫程序所列各种疫苗第1剂的接种时间为最小免疫起始时间 D、A群流脑疫苗≤18月龄完成
A、大多数灭活疫苗需要接种2剂次或更多剂次,以刺激机体产生充分和持久的抗体反应 B、增加或减少加各剂次疫苗的时间间隔均不降低疫苗的效果 C、2剂次之间的长间隔比短间隔产生的免疫应答好 D、中断的免疫程序无需重新开始接种或增加接种的剂次
A、大多数灭活疫苗需要接种2剂次或更多剂次,以刺激机体产生充分和持久的抗体反应 B、增加或减少加各剂次疫苗的时间间隔均不降低疫苗的效果 C、2剂次之间的长间隔比短间隔产生的免疫应答好 D、中断的免疫程序无需重新开始接种或增加接种的剂次
A、对成人建议接种20μg重组酵母或20μgCHO乙型肝炎疫苗 B、对免疫功能低下或无应答者,应增加疫苗的接种剂量和针次 C、对3针免疫程序无应答者可再接种3针,并于第2次接种3针乙型肝炎疫苗后1~2个月检测血清中抗-HBs D、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有抗体应答者的保护效果仅能持续3-5年,因此,一般人群应定期加强免疫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