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立杆稳定性计算时,荷载效应组合应考虑()
A、永久荷载+施工均布活荷载
B、风荷载+3.0KN
C、永久荷载+3.0KN
D、施工均布活荷载+3.0KN
A、永久荷载+施工均布活荷载
B、风荷载+3.0KN
C、永久荷载+3.0KN
D、施工均布活荷载+3.0KN
A、A.脚手架的承载能力应按概率极限状态设计的要求,采用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 B、B.计算构件的强度、稳定性与连接强度时,应采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的设计值 C、C.脚手架中的受弯构件,尚应根据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验算变形 D、D.当纵向或横向水平杆的轴线对立杆轴线的偏心距不大于55mm时,立杆稳定性计算中应考虑此偏心距的影响
A、在脚手架底部距立杆底座200mm处,设置纵向、横向扫地杆,纵向、横向扫地杆均与立杆固定 B、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将高处扫地杆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 C、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将高处扫地杆延长三跨与立杆固定 D、设置扫地杆不但可以固定立杆底部位置,调节相邻跨的不均匀沉降,同时增强了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及承载能力
A、A.脚手架的承载能力应按概率极限状态设计的要求,采用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 B、B.计算构件的强度、稳定性与连接强度时,应采用荷载效基本组合的设计值 C、C.脚手架中的受弯构件,尚应根据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验算变形 D、D.验算脚手架构件变形时,应采用荷载效应最不利组合的设计值
A、门式脚手架稳定:永久荷载+施工荷载 B、门式脚手架稳定:永久荷载+0.93(施工荷载+风荷载) C、门式脚手架稳定:永久荷载+0.83(施工荷载+风荷载) D、连接件强度与稳定:风荷载+2.0kN E、连接件强度与稳定:风荷载+3.0k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