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关于LDP描述不正确的是()。
A、A.MPLS使用LDP来完成标签的分配、控制和保持
B、B.运行了LDP协议的两台LSR之间会建立LDP Session并交换Label/FEC映射消息
C、C.建立了LDP Session的两台路由器称为LDP Peers
D、D.LDP消息承载在UDP和TCP之上,端口号为64
A、A.MPLS使用LDP来完成标签的分配、控制和保持
B、B.运行了LDP协议的两台LSR之间会建立LDP Session并交换Label/FEC映射消息
C、C.建立了LDP Session的两台路由器称为LDP Peers
D、D.LDP消息承载在UDP和TCP之上,端口号为64
A、A.如果对MPLS域进行环路检测,则必须在所有节点上都配置环路检测 B、B.当接口已经使能LDP后,不可以再配置LDP环路检测 C、C.在建立LDP会话时,要求双方的环路检测配置一致 D、D.修改环路检测配置不影响已经建立的LSP
A、LDP发现机制包括LDP基本发现机制和LDP扩展发现机制 B、LDP基本发现机制可以自动发现直连在同一条链路上的LDP Peers C、LDP扩展发现机制能够发现非直连的LD PPeers D、LDP发现机制都需要明确指明LDP Peer
A、A.IP转发表属于数据平面,LDP属于控制平面,IP路由表属于数据平面 B、B.IP转发表属于数据平面,LDP属于控制平面,IP路由表属于控制平面 C、C.IP转发表属于控制平面,LDP属于控制平面,IP路由表属于数据平面 D、D.IP转发表属于控制平面,LDP属于控制平面,IP路由表属于控制平面
A、缺省情况下,ATM交换机使用Independent标签控制方式 B、缺省情况下,ATM交换机使用基于平台的标签空间 C、缺省情况下,华为路由器使用基于平台的标签空间 D、缺省情况下,华为路由器使用Ordered标签控制方式
A、缺省情况下,本地会话的传输地址为本LSR的LSR ID B、缺省情况下,远端会话的传输地址为本LSR相应的接口地址 C、在两个相邻的LSR之间本地邻接关系和远端邻接关系可以同时存在 D、在两个相邻的LSR之间同时配置了本地Session和远端Session,则优先建立本地Session
A、LDP标签控制可以采用有序方式(OdereD)标记 B、采用有序方式,当LSR是路由的始发节点,LSR不需要等收到下一跳的标记映射才向上游发出标记映射 C、LDP标签控制不能采用独立方式(Independent)标记 D、采用独立方式,LSR可以向上游发出标记映射,必须等待来自LSR下一跳的标记映射消息
A、A.目前主流的MPLS TE实现方式包括RSVP-TE和CR LDP-TE。 B、B.RSVP-TE技术较为复杂,扩展性较差 C、C.CR LDP-TE技术比较简单,扩展性较好 D、D.因为CR LDP-TE技术的优点,所以是使用最多的MPLS TE实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