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业务信息安全被破坏时所侵害的客体是社会秩序、公共利益,对相应客体的侵害程度为严重损害时,对应的安全等级定级为( )。
A、第二级
B、第三级
C、第四级
D、第五级
A、第二级
B、第三级
C、第四级
D、第五级
A、A.GB/T22239-2008《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 B、B.GB/T22240-2008《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定级指南》 C、C.GB/T25070-2010《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 D、D.GB/T28449-2012《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过程指南》
A、A.GB/T20271-2006《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B、B.GB/T22240-2008《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定级指南》 C、C.GB/T25070-2010《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 D、D.GB/T20269-2006《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
A、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是信息系统的客观属性 B、确定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时应考虑已采取或将采取的安全保护措施 C、确定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时应考虑风险评估的结果 D、确定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时应仅考虑业务信息的安全性
A、确定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方案 B、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现状分析 C、确定安全策略,制定安全建设整改方案 D、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建设 E、信息系统安全技术建设 F、开展信息系统安全自查和等级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