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墩台及基础混凝土应在整个平截面范围内水平分层进行浇筑,当平截面过大,不能在前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成次层混凝土时,可分块进行浇筑。分块浇筑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块宜合理布置,各分块平均面积不宜大于50m2
B、每块高度不宜超过2m
C、块与块之间的竖向接缝面应与基础平截面短边平行,与平截面长边垂直
D、上下邻层混凝土间的竖向接缝,应错开位置做成企口,并按施工缝处理
A、分块宜合理布置,各分块平均面积不宜大于50m2
B、每块高度不宜超过2m
C、块与块之间的竖向接缝面应与基础平截面短边平行,与平截面长边垂直
D、上下邻层混凝土间的竖向接缝,应错开位置做成企口,并按施工缝处理
A、墩台混凝土浇筑前应对基础混凝土顶面做凿毛处理,清除锚筋污锈 B、墩台混凝土宜水平分层浇筑,每层高度宜为1m C、墩台混凝土分块浇筑时,每块面积不得小于50m2 D、明挖基础上灌注墩、台第一层混凝土时,要防止水分被基础吸收 E、应选用低流动度的或半干硬性的混凝土
A、滑升模板浇筑墩台混凝土时宜采用低流动度或半干硬性混凝土 B、浇筑应分层分段进行,各段应浇筑到距模板上口不少于100~150mm的位置为止 C、振捣应采用插入式振捣器 D、每一整体结构的浇筑应连续进行,若因故中断,则应按施工缝处理 E、混凝土脱模时的强度宜为0.2~0.5MPa,脱模后如表面有缺陷,应及时予以修理
A、水深3m以下,可筑围堰将水抽干,以砌石或混凝土填补冲空部分 B、水深3m以上,可在基础四周打板桩或做其他围堰,灌注水下混凝土 C、当基础置于风化岩层上,基底外缘已被冲空时,应先清除岩层严重风化部分,再用混凝土填补 D、当河床不稳定,基础埋置较浅,冲刷范围较大时,可采用平面防护加固,其范围要覆盖全部冲刷坑 E、墩台周围河床冲刷严重,危及基础安全时,除分别采用上述方法进行防护加固外,在洪水期过后,采取必需的调治构造物防护措施
A、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B、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其混凝土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 C、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D、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终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A、应在浇筑完毕后立即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养护 B、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 C、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薄膜内有凝结水 D、叠合层及构件连接处后浇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应少于7d E、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A、施工前,必须搭设好脚手架和作业平台,墩身高度在2-10米时,平台外侧应设栏杆及上下扶梯;10米以上时,还应加设安全网 B、模板就位后,应立即用撑木等固定其位置,以防倾倒砸人 C、用吊斗浇筑混凝土,吊斗升降,应设专人指挥 D、用吊斗浇筑混凝土,为缓冲碰撞,应在模板及脚手架的相关部位绑扎防撞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