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陷登记时限:缺陷发现后()小时内必须录入到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中。
A、24
B、36
C、48
D、72
A、24
B、36
C、48
D、72
A、紧急缺陷处理时间不超过24小时;重大缺陷处理时间不超过半个月;一般缺陷在6个月内完成消缺 B、紧急缺陷处理时间不超过24小时;重大缺陷处理时间不超过7日;一般缺陷在3个月内完成消缺 C、紧急缺陷处理时间不超过24小时;重大缺陷处理时间不超过7日;一般缺陷在6个月内完成消缺 D、紧急缺陷处理时间不超过12小时;重大缺陷处理时间不超过7日;一般缺陷在6个月内完成消缺
A、A.发现缺陷-审核缺陷-登记缺陷-安排检修-消除缺陷-运行验收 B、B.发现缺陷-登记缺陷-安排检修-审核缺陷-消除缺陷-运行验收 C、C.发现缺陷-登记缺陷-安排检修-消除缺陷-审核缺陷-运行验收 D、D.发现缺陷-登记缺陷-审核缺陷-安排检修-消除缺陷-运行验收
A、A.运行动态评价应在发现状态量变化后一周内完成 B、B.缺陷评价随缺陷处理流程完成;家族缺陷评价在上级家族缺陷发布后两周内完成 C、C.不良工况评价在设备经受不良工况后一周内完成 D、D.检修(A、B、C、E类检修)评价在检修工作完成后两周内完成
A、主要流程包括:发现缺陷-登记缺陷-审核缺陷-安排检修-消除缺陷-运行验收 B、在发现和处理过程中,应做好地点、发现时间、缺陷分类和描述、设备厂家和型号、计划处理时间、检修时间和处理情况等记录 C、缺陷处理记录应及时录入PMS系统,按流程在系统内流转,完成闭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