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鼓膜的前下方向内倾斜,与外耳道底成()°角,儿童鼓膜和与外耳道底成()°角。
A、A.45;35
B、B.45;25
C、C.40;35
D、D.50;35
E、E.45;40
A、A.45;35
B、B.45;25
C、C.40;35
D、D.50;35
E、E.45;40
A、构成鼓室外侧壁的大部分 B、位于外耳道与鼓室之间,与外耳道底约成45°~50°的倾斜角 C、婴儿鼓膜更为倾斜,几乎呈水平位 D、鼓膜边缘附着在颞骨鼓部和鳞部;鼓膜周缘较厚 E、鼓膜中心向内凹陷,称鼓膜脐,为砧骨柄末端附着处
A、中耳包括鼓室、咽鼓管、鼓窦及乳突4部分; B、鼓膜为半透明的薄膜,前下方向外倾斜,与外耳道底约成35°角; C、鼓膜自脐向前下达鼓膜边缘有一个三角形反光区,名光锥; D、鼓室前壁上部有两个管口,上方是鼓膜张肌半管的开口,下方为咽鼓管的鼓室口。
A、鼓膜为椭圆形半透明薄膜,呈倾斜位; B、鼓膜外侧面向前、向下、向外,与外耳道底成45°~50°角; C、鼓膜上1/4部呈灰白色膜状,称紧张部; D、鼓膜前下方有一三角形反光区叫光锥,系外来光线被鼓膜的凹面集中反射而成。
A、外耳道→鼓膜→颞骨中耳蜗内淋巴 B、外耳道→鼓膜→鼓室空气→卵圆窗膜→耳蜗 C、外耳道→鼓膜→听骨链→卵圆窗膜→耳蜗 D、外耳道→鼓膜→听骨链→耳蜗 E、外耳道→鼓膜→卵圆窗膜→耳蜗
A、颅骨→颞骨中耳蜗内淋巴 B、外耳道→鼓膜→听骨链→卵圆窗膜→耳蜗 C、外耳道→鼓膜→听骨链→圆窗膜→耳蜗 D、外耳道→鼓膜→鼓室空气→圆窗膜→耳蜗 E、外耳道→鼓膜→颞骨中耳蜗内淋巴
A、佩戴助听器后,外耳道近鼓膜处的声压级; B、佩戴助听器后,助听器关闭时,外耳道近鼓膜处的声压级; C、佩戴助听器后,外耳道近鼓膜处的声压级变化而获得的增益值; D、耳道开放,外耳道近鼓膜处的声压级; E、以上均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