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贷款分类与债项评级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A、债项评级与客户评级构成的二维评级能够实现更为细化的贷款分类
B、债项评级综合考虑了客户信用风险因素和债项交易损失因素,实际上是根据预期损失对信贷资产进行评级
C、贷款分类可同时用于审批、贷后管理,是对债项风险的一种预先判断
D、债项评级主要用于贷后管理,更多地体现为事后评价
E、债项评级仅考虑影响交易损失的特定风险因素,客户信用风险因素由客户评级完成
A、债项评级与客户评级构成的二维评级能够实现更为细化的贷款分类
B、债项评级综合考虑了客户信用风险因素和债项交易损失因素,实际上是根据预期损失对信贷资产进行评级
C、贷款分类可同时用于审批、贷后管理,是对债项风险的一种预先判断
D、债项评级主要用于贷后管理,更多地体现为事后评价
E、债项评级仅考虑影响交易损失的特定风险因素,客户信用风险因素由客户评级完成
A、在某一时点,同一债务人可能有不同的客户信用评级 B、在某一时点,同一债务人的不同交易可能会有不同的债项评级 C、客户信用评级主要针对客户的每笔具体债项进行评级 D、债项评级是在假设客户尚未违约的情况下,针对每笔债项本身的特点预测债项可能的损失率
A、它们是反映信用风险水平的两个维度 B、同一个债务人的不同债项可以有不同的债项评级 C、债项评级由债务人的信用水平决定 D、同一个债务人可以有多个客户评级 E、客户评级主要由债务人的信用水平决定
A、A.内部评级系统必须有2个不同的评级维度 B、B.第一个维度必须反映借款人违约的风险(违约概率—PD),即借款人评级 C、C.在借款人评级中,对同一借款人的不同风险暴露,要给予不同的借款人评级 D、D.第二个维度必须反映与交易有关的因素,即债项评级 E、E.以上说法都对
A、客户部门在业务调查时,依据分类核心定义,对拟发放信贷资产从客户和债项两个维度进行风险分类测评,并将测评结果作为信贷决策参考 B、初分意见不高于贷前测评结果的,应在3个工作日内在分类系统中登记12级分类形态 C、初分意见高于贷前测评结果的,要在信贷资产审批后、发放前按流程、按权限进行分类审核与认定 D、对拟发放贷款,存在客户信用等级或贷款期限、担保情况等债项安排与信贷业务审批时相比发生变化、或审批后3个月内未发放的,须在贷款发放前重新进行分类测评
A、支行为评级工作的调查单位,负责收集、整理客户的基础资料;审核客户资料的真实性;提出初步的评级建议 B、总行交易银行部为评级工作的审查单位,负责评级资料的审查、审核;审查评级建议的合理性,并提出合理化评级建议供审批人决策 C、总行交易银行部负责贸易融资业务债项评级的等级评定 D、总行各部门负责贸易融资业务债项评级的等级评定会签
A、债项获得国际公认评级机构BBB-级或者相当于BBB-级以上的评级 B、债项获得国际公认评级机构BBB级或者相当于BBB级以上的评级 C、债项获得国际公认评级机构BB以上的评级 D、债项获得国际公认评级机构相当于BBB级以上的评级
A、A.违约损失率指某一债项违约导致的损失金额占该违约债项风险暴露的比例 B、B.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将违约损失率引入了监管资本框架 C、C.违约损失率估计应以预期清偿率为基础 D、D.违约损失率估计应基于经济损失 E、E.违约损失率不能仅依据对抵(质)押品市值的估计,同时应考虑到银行可能没有能力迅速控制和清算抵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