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A、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 B、根据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区分层次,突出重点 C、加强各学段的有机衔接,逐步推进 D、加强家庭、社会与学校之间的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A、教育负担比=届时子女教育金费用/家庭届时税后收入×100% B、教育负担比是衡量目前教育开支费对家庭生活的影响 C、教育负担比=目前子女教育金费用/家庭届时税后收入×100% D、如果一个家庭的教育负担比大于20%,应该提早进行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