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携带的爆炸性、()物品在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上发生泄漏、遗洒,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应以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危险物品危及公共安全案立案追诉。
A、A.易燃性
B、B.放射性
C、C.毒害性
D、D.腐蚀性
A、A.易燃性
B、B.放射性
C、C.毒害性
D、D.腐蚀性
A、禁止携带火种进入储存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场所 B、产品附有燃点、闪点、爆炸极限等数据的说明书,注明防火防爆注意事项,独立包装的易燃易爆危险物品贴附危险品标签 C、禁止非法携带易燃易爆危险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D、储存可燃物资仓库的管理,必须执行国家有关消防安全的规定
A、爆炸性气体环境连续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危险环境存在的时间大于1000小时/年 B、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环境的场所,危险环境存在的时间在10~1000小时/年之间 C、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环境,如果出现也时偶尔发生并且仅是短时间存在的场所,危险环境存在的时间少于10小时/年 D、爆炸性气体环境连续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危险环境存在的时间大于10000小时/年
A、发现乘客非法携带或者在托运的行李物品中夹带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的,应当拒绝其进站、乘车,并立即报告客运经营者 B、营运中主动提醒乘客保管好自己的财物,发现乘客遗忘的财物,主动送还失主,或者送交公安机关或者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处理 C、不得利用客运车辆非法运载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枪支、弹药和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 D、为保护隐私需要,可以将客运车内的车载GPS系统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