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需要在一个三层网络中实现组播数据的转发,至少配置如下协议或功能()。
A、IGMPSnooping功能
B、IGMP协议
C、PIM协议
D、BSR配置
A、IGMPSnooping功能
B、IGMP协议
C、PIM协议
D、BSR配置
A、发送方仅发一份数据包,此后数据包只是在需要复制分发的地方才会被复制分发,减轻了服务器的负担,节省网络带宽 B、组播数据发送方式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C、应用组播方式增强了网络效率,优化网络性能 D、组播数据具有完善的服务质量保证机制
A、如果组播转发表中不存在对应的(S,G)表项,路由器丢弃组播数据 B、如果组播转发表中存在对应的(S,G)表项,且该报文实际到达的接口与表项中入接口相匹配,路由器转发组播数据 C、如果组播转发表中存在对应的(S,G)表项,但该报文实际到达的接口与表项中入接口不匹配,路由器丢弃组播数据 D、如果组播数据RPF接口与(S,G)表项中的入接口不符,路由器会将表项的入接口更新为检査得到的RPF
A、组播路由协议有密集和稀疏两种模式 B、在密集模式下,组播数据流采用推的方式从组播源泛洪发送到网络的每个角落,组播接收者被动的接收组播报文 C、在稀疏模式下,组播数据流采用拉的方式从组播源发送到组播接收者,组播接收者主动发送接收请求 D、域内组播路由协议包括:MSDP、DVMRP、MOSPF、PIM
A、组播路由协议用于建立和维护组播路由,并正确.高效地转发组播数据包 B、组播路由形成了一个从数据源到多个接收端的单向无环数据传输路径,即组播分发树 C、组播路由协议分为域内组播组和域间组播路由协议 D、组播路由协议包括IGMP协议
A、IGMP Snooping解决组播报文在三层广播的问题 B、IGMP Snooping运行在链路层,是二层以太网交换机上的组播约束机制,用于管理和控制组播组 C、IGMP Snooping通过在监听主机发出的IGMP报文,建立MAC组播地址表 D、IGMP Snooping不会消耗交换机的CPU
A、可控组播产生的原因,是为了解决在二层网络上,传统组播流量的不可控制问题 B、可控组播是实现“可运行、可管理”的电信级组播业务的基础 C、在实现可控组播的以太网交换机或DSLAM设备上,维护了一个“组播权限表”,这个表格是可以通过手工配置建立的 D、选项C中描述的“组播权限表”,只能通过HGMP协议建立 E、可控组播需要组播路由协议,比如PIM、DVMRP等的支持
A、支持VLAN B、支持IEEE802.3x,全双工流控 C、支持DHCP中继,实现通过其他网段服务器给网段的主机分配IP地址 D、支持三层转发时的单播路由协议RIP E、WEB管理页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