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A、生产者主权 B、政府主权 C、商人主权 D、消费者主权
A、我国商品市场供过于求有所缓解 国家经贸委贸易市场局2003年2月19日发布的一份报告分析,2003年上半年,我国供求平衡的商品数量将比2002年下半年提高1.5%,改变了连续几年供过于求持续上升的局面,供大于求突出的矛盾有所缓解。 2003年上半年主要商品供求情况排队分析报告,对600种主要商品进行了排队分析。结果显示,尽管大部分商品从全国范围内,从总体上仍供过于求,但程度开始明显下降.供过于求的商品中有70%,其中,在30%以上的市场上供求平衡,分别比去年初提高20%和15.6%。在一些区域市场特殊时期,求略大于供的商品也有所增加。 报告分析,600种主要商品中供过于求的商品513种,占85.5%,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粮食、使用植物油、棉花、燃料、钢材、轿车等类商品供求基本平衡,糖酒副食、农副产品、穿着、文化用品、加电等类商品供过于求的程度有所缓解。
A、我国的传统美德提倡我们必须要勤俭节约 B、因为那时的收入水平不高,商品短缺 C、因为那时生产力水平不高,生产的商品品种样式不够多样新颖 D、那时的生活水平的限制,消费者不愿意过多消费
A、消费者剩余是购买一定数量的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和实际支付的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 B、简单的说就是:“我们得到的大于我们支付的 C、产生消费者剩余这种额外好处的根源是边际效用递减 D、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总是购买比他们需要的更多的商品,所以出现消费者的剩余商品